擴大閃光點
“閃光點”是人的積極因素的形象比喻。善於發現和保護被教育者的積極因素,並使之發揚光大,是思想工作的重要技巧。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一成不變的事物,人也是同樣。雖然在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進、中間和後進之分,但這種區分隻是相對而言的。所謂先進,並不是一切都好,先進者也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所謂後進,也不是什麼都不好,落後者也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人人都有自尊心、上進心和榮譽感,誰也不願成為落伍者。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認識人們思想行為的這一特點,並根據這一特點全麵分析被教育者的表現,從中發現優點和長處,特別是要善於從落後者的微小進步之中抓住那些容易被人忽視的積極因素,及時予以鼓勵和引導,從而使被教育者振奮精神、明確方向,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發光位置,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光和熱。
注意凝聚點
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之一。“凝聚點”即能夠凝結人們的共同感情、心願和利益的目標和長遠規劃。如教育界的“麵向世界、麵向現代化、麵向來來”;體育界的“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企業中的“廠興我富,廠衰我窮”“廠興我榮,廠衰我恥”“廠興我有功,廠衰我有責”,等等。一個單位,人們的共同感情、心願和利益,往往成為該集體群眾精神的凝聚點。凝聚點具有吸引力,能夠吸引和聚集人們的精神,成為一個單位的活力源泉。凝聚點具有號召力,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人們克服困難,拚搏前進。凝聚點常常以富有感染力的革命口號表示出來,具有振奮人心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圍繞凝聚點,開展多層次、多側麵、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使群眾齊心協力為實現共同的目標或長遠規劃而努力工作。
喚起共鳴點
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之一。共鳴是指外界信息與人們的情感相通或一致,使近似的感覺和體驗產生記憶、聯想、激動與興奮,從而進入一種特定的易於接受某種信息的心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這種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區域,被稱之為“共鳴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過認真分析研究,找出被教育者因曆史時代和社會環境相同而具有的愛國心、民族自尊心和正義感等相同的共鳴點,及因個人經曆、文化素養、生活條件和環境不同而具有的學習、婚戀、審美、愛憎等不同的共鳴點,及時施以與其情感相近或相通的思想教育來引起他們的感情共鳴,並在這種共鳴中使被教育者的思想認識得到深化,思想行為得到調節和控製。
慎處敏感點
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之一。敏感點原指能夠對外界事物的刺激做出迅速反應的某些生理部位。被引進思想領域,是指最容易引起人們的反響、引起思想波動的問題。思想上的敏感點對人們的工作影響極大,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予以認真把握和引導。處理好敏感點能凝聚人的精神,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處理不好,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引起轟動和連鎖反應,甚至激化矛盾,挫傷人們的積極性。處理敏感點,需要特別細心、慎重,不能粗枝大葉,急於求成。慎處敏感點要虛實並舉,把解決實際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不能就虛避實或就實忘虛。
抓住興奮點
抓住和利用人們的高漲情緒和濃厚興趣,因勢利導,提高人們思想情操的思想工作方法。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以及每一部分中的各個因素,都是互相聯係、互相製約的。人的情感、情緒和興趣是在認知過程中形成,並在認知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已經形成的情感、情緒和興趣又製約、調節著認知過程。人在精神振奮、情緒和興趣高漲時,容易接受別人的勸解和引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於抓住和利用人們的興奮點,並針對被教育者的心理需要,有目的地組織演講、辯論、競賽、征文、歌詠等有意義的活動,並注意將思想教育的內容與活動融合起來,使人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抓興奮點,要注意及時行事,猶豫不決就會喪失良機。
回答疑點
答複人們的思想疑問、解開人們思想疙瘩的思想工作方法。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還由於外部環境、立場觀點、認識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在思想認識中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點。有些疑點會使人思想苦悶,情緒消沉,甚至造成迷惘和困惑,影響人們的進步。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回答疑點,能夠溝通思想,消除迷霧,緩解矛盾,提高積極性。回答疑點必須針對性強。其方式主要有針對疑點的報告、講話、談心、答記者問等。及時地了解和準確地把握工作對象的疑點,找到症結,是回答疑點的前提和基礎。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回答疑點的過程中,要注意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既要敢於原則地直接地回答問題,又要善於靈活地婉轉地解開疑團。回答疑點,也是疏導方針的具體運用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