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人都可成為偉人,隻是未把握住機會。
——信心是一種心靈感應,一種思想上的先見之明,它能看到任何細微的東西。
不容忽略的一筆賬。
每人都有強項,每人都可成為偉人,就看你能否把握住機會。
我們先來理解“偉人”這兩個字。如果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如下幾個共同特征:
①不論學曆高低,但都有豐富的知識。
②反應靈活,處事能力強,所以能夠出奇製勝。
③博愛的精神,使得他們樂於助人並希望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喜悅。
可能你也具備這些特征,隻是沒有好好利用,或根本不知如何發揮。據科學家研究,一個正常人大約擁有一千億個腦細胞,但通常隻有百分之十在工作,其餘都在睡覺。很多人在去世時,開發的潛能隻占百分之五,其餘的潛能都未被使用。試想,人活一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隻有百分之五的能量與智慧被使用,真是浪費。
據行為心理專家說很多人都受限於自己的習慣,而它你變成會的束縛,使你無法超越自己。
要想打破這些習慣,關鍵看你如何運用。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隻有虛心學習,你的習慣領域才能更加豐茂。
②居高望遠,學會換角度思考。
③改變想法和心情,處理事情就會靈活,更有適應力。
不必羨慕偉人,他們和你一樣,都隻擁有一千億個腦細胞,隻要我們多打開一點,就會讓我們增加無窮的能量與智慧。可以堅信,下一個“偉人”就是你!擁有強項的就是你!
下決心是必要的。
一個人必須確信自己能夠達到努力的目標,僅靠“獲得強項的決心”是無法達到目標的。
一個人總是懷疑自己經商之道,對自己缺乏信心,到底需要多久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商人呢?這種不戰自敗的心態難成大事。欲成就大業,其心態好比人生的燈塔。做任何事觀念是首要的,理想必須走在行動之前。用信心指引方向。“我能行”的觀念將使你成績卓著。
若一個人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隻有少數人能發家致富,幸運之神不會垂青於他。那發家致富將與他無緣。
若一個人對自己考上大學缺乏信心,並報怨沒機會,沒錢,沒人幫他,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那他永遠也不會圓自己的大學夢。
若一個失業青年否認自己能找到工作,並總是自怨自艾那他不可能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
自信的人會令你信心百倍,缺乏自信的人決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心中充滿懷疑和憂慮,決不可能給你留下強有力的印象。而那些神情舉止和氣度上都表現出必勝信心的人,首次見麵,便會取信於你。對他們的能力,你深信不疑。
在每一種職業中,你都需要他人的信任,相信你能執行計劃,並能生產出優質的貨物,能管理、駕馭員工,以及能完成雇主或公眾委托的任何事物。生命如此短暫,你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對他人自信的能力做調查,因此,世人都承認每人的自我評價,除非他名不符實。
醫生無需向病人出示學曆證明。同樣,律師掛牌營業,也不會有人懷疑他的能力。在一群能力和教育程度相當的朋友或年輕同學之間,你會看到其中有人勇往直前、進步神速,而其他人則等著“天上餡餅。”但“伯樂”太少,“千裏馬”無人去尋。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你能夠勝任你自己宣稱能做的事,除非你用事實向他人表明你的無能。
承認缺乏能力,給懷疑讓路為失敗開方便之門。不管我們的人生路是多麼陰暗,你都要堅定信心。你心中的疑團能迅速地毀滅他人的信任。許多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沮喪低落的情緒,使別人對他們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