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善於過濾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1 / 1)

——鼓勵的辦法更易使人改正錯誤。

——你有反省的習慣嗎?趁早培養吧,它能修正你做人處事的方法,給你指引明確的方向。

鼓動是最有效更正錯誤的方法。

如果你學會了改正錯誤,那麼就有可能發掘你尚未發掘的才幹。

有一位約四十歲的男人訂了婚,他的未婚妻勸他去學些已學過的跳舞功課。“上帝知道,我真需要跳舞的功課。”他告訴一位朋友說,因為我跳起來還是像二十年前我開始跳的時候那樣。我請的第一位教師,也許她告訴我的是事實,她說我跳的全都不對,我必須將一切忘掉,重新開始,那使我很灰心。我沒有耐心繼續,所以我辭了她。

第二位教員或許是說謊的,但我卻留用了她。一開始,她就冷淡地說,我的跳舞姿勢或許有點過時,但基本上還是不錯的,並且她還使我確信我不必費時就可以學會幾種新的舞步。第一位教師因為著重我的錯誤而使我灰心,而這位新教師卻恰好相反,她不斷地稱讚我做得對的地方,‘你有天生的韻律感覺,’她肯定地對我說回‘你真是天生的舞蹈家。’現在,我經常這樣告訴自己;但在我內心的深處,我仍知道,是我付錢使她說那樣的話。那為什麼前一位教師要說穿呢?

“無論如何,我明白,如果沒有她告訴我有天生的韻律感,我就很難有什麼進步。是她鼓勵了我,給了我希望,讓我不斷進步!”

如果你告訴自己的孩子,丈夫,或他人,他在某件事上真的沒有天賦,或者都做錯了……那麼你就差不多消除了他要作出改進的各種動力。但如果我們用相反的方法,寬容他人,鼓勵他人,使對方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去做,他對這事有尚未發掘的才幹——他就會為了要取得成功而不懈努力。因為鼓勵的辦法更使人改正錯誤。

自己要多照照鏡子。

現代人多了一份自信心,卻少了一種“自省”的精神。自省者總是能很快地取長補短,發現自己的強項。

他們喜歡得到他人的稱讚誇獎,更少有可能去自己反省了。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可能會經常說,“每天反省自己”。這的確是一句很有價值的話,你如果能好好地照著做,一定會受益匪淺。

所謂“反省”就是反過身來省察自己,檢討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錯誤,並不是把自己折磨得不高興,跟自己過不去。以下幾個方麵就值得你去自省:

①人際關係。你今天有沒有做過什麼對自己人際關係不利的事?你今天與人爭論,是否也有不對的地方?你是否說過不得體的話?某人對你不友善是否還有別的原因?

②做事的方法。反省今天所做的事情,做得是否得當,怎樣做的更好……

③生命的進程。反省自己至今做了些什麼事,有無進步?是否在浪費時間?目標完成了多少?

如果你堅持從這三個方麵反省自己,那一定可以糾正自己的行為,把握行動的方向,並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那麼,一個人要是不反省自己,會是什麼樣的後果呢?

當然,不反省的人也不一定會失敗,因為一個人的成敗和個人先天條件、後天訓練以及時運有關係,天底下也有從不反省自己,卻飛黃騰達的人。但話說回來,你怎麼知道他人從不反省自己?看看那些“偉人”級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們都有反省的習慣,因為隻有反省才不會迷失方向,才不會做錯事!更何況我們隻是凡夫俗子,智慧就不如“偉人”,因此反省就格外重要了,如果可能的話,應把“反省”當成每日必修的功課。

那麼,一個人到底應該怎樣反省呢?

其實,反省無時無地不可為之,也不必拘泥於任何形式,不過,人在事務繁雜的時候很難反省,因為情緒會影響反省的效果。你可以在深夜、林中、海濱、甚至咖啡屋獨處的時候反省,也就是在心境平靜的時候反省——湖麵平靜才能映現你的倒影,心境平靜才能映現你今天所做的一切!

反省的方法,因人而異。有人寫日記,有人則隻在腦海裏把過去的事放映出來檢視一遍。不管你采用什麼樣的方式,隻要真正有效就行,自省不能隻是一種形式,每日看似在反省,但找不出自己的問題,甚至對錯不分,那就很值得注意了。

你有反省的習慣嗎?如果沒有,就趁早培養吧,它能糾正你做人處事的方法,能給你指引明確的方向……而且,它不會讓你在眾人麵前進行自我檢討,也不會讓你花一分錢,那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