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抓住屬於自己的“金鑰匙”(1 / 3)

——愛迪生說:“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麼無論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

——不要等待非同尋常的機會在你麵前出現,而要抓住每個普通的機會,並讓它在你的手中變得非同尋常。

——弱者等待機會,而強者創造機會。

——如果走錯了路,就應該及早掉頭,去尋找適合自己、更有希望的職業。

——你一生中能獲得特殊機會的可能性還不到百萬分之一;然而,機會卻常常出現在你麵前,你可以把握住機會,將它變為有利的條件。

重新確立目標。

目標是一種方向,需要恰當地選擇。假如你的一個目標發生了問題,應當更換另一個目標,這樣才能重新確定自己的強項!

銀行家裏凡·莫頓先生在1888年因被選舉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而名聲雀起,一時聲名赫然。1893年夏日,美國部部長詹姆斯·威爾遜先生到華盛頓拜訪裏凡·莫頓。談話中,威爾遜提及裏凡·莫頓由一個布商變為銀行家的原因,裏凡·莫頓解釋道:

“那完全是因為愛默生所說的一句話。當時我還在經營布料生意,業務良好。但當我偶然讀到愛默生的一本書時,他的一句話映入了我的眼簾:‘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麼無論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我因受此話的影響而立刻改變了原來的目標。”

“當時我以守信譽而出名,但我又與所有商人一樣,不得不去銀行貸些款項來周轉。我就仔細考慮了一下愛默生的那句話,覺得當時各行各業中最急需的就是銀行業。人們的生活起居、生意買賣,處處都需要金錢;而且多少人為了金錢,要翻山越嶺、吃盡苦頭。”

“於是,我下決心創辦銀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盡量往外放款。開始,是我找貸款人,後來是貸款人來找我。由此可見,任何事情,隻要腳踏實地地去做,就可能成功。”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找不到恰當的工作而遭到失敗。在這些失敗者中,很多人做事認真,應該成功,但事實上卻一敗塗地,原因何在?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放棄舊有荒蕪的土地再去尋找那肥沃多產的田野,所以,隻好空耗著自己大量的精力,消磨了寶貴的光陰,最終一事無成。其實,他們早該知道,這完全是由於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他們卻糊裏糊塗,渾渾噩噩地過著日子。

如果你已有相當付出,但沒有一點進步、一點成功的希望,那麼你就應該反思一下:從自己的興趣、目標、能力來說,自己是否走錯了路?如果錯了,就應該及早掉頭,去尋找適合自己、有發展前途的職業。

如果你的事業一直希望渺茫,那就不必再浪費自己的生命了,不要再空耗自己的力量,而應該去尋找生命的另一片沃土。

當然,重新確定目標、改變航向,並不是輕率的事,而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三心二意,同時抱有兩種想法。在美國西部,有一位著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經做了四十年的牧師,可再努力也沒有成為一個勝任而出色的牧師。他考慮再三,對自己的優勢和弱點有了重新的認識,於是有了新的主意,他決定開始經營商業。至此,他便一帆風順,最終成為全國有名富甲一方的木材商人。

同樣的種子因其種植的土壤不同,一顆長得蓬勃茂盛枝葉參天,一顆長得瘦枝細葉、異常矮小。可見,環境對事物、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

找錯了職業以致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才幹,這實在是一個人的悲哀。但是,隻要他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算晚了一些,但仍可亡羊補牢,免得一條路走到天黑。隻要方向扭正,就完全有走上成功之路的可能。到那時,他一定會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煥然一新,生命裏完全注入了新的活力,整個人似乎脫胎換骨。

時不再來,及時捕捉。

勿庸置疑,捕捉機會是發揮強項的本領之一。

“我們如果成功,世人會怎麼說?”巴利上尉熱切而又興奮地提問。此時尼羅河戰役在即,納爾遜剛剛細致地闡述完自己的作戰方案。

“在這裏沒有任何如果可言,不存在任何的假設。”納爾遜答道,“我們會贏,這一點毫無疑問。至於誰能夠從戰場上凱旋歸來並向世人講述戰爭的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