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自己經營的結果。
——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應該具有反省的能力,又能誠實麵對、加以正確改善。令你正視你的缺陷,改變你的自毀行為,不再繼續自討苦吃。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順著他人走出來的路去走,可以為你指引一個明確的方向,並避免迷路,少走彎路。
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任何的強項,隻是他不能戰勝自己的弱點。
“自討苦吃”、“自找麻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孽,不可活”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可能使你耳朵起繭,這些都是在描述一個人所犯的錯誤,最後又把自己引向失敗。仔細想想,一個人不可能不犯錯誤,隻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無怪乎有句話形容:“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因為人們總是不斷地用各種方法斷送自己的前途。
研究表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多少都隱藏了一些“自毀”的傾向,這種內在情緒的衝動常常會驅使一個人做出危及自己的行為。譬如,有人整天怨天尤人,沒有什麼順心,沒有什麼順眼,動不動就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好像所有的人都做了對不起他的事;還有的人,生活漫無目標,整日無所事事,隻會嫉妒別人的成就,嗟歎好運總是不青睞自己。此外,還有的人嗜酒如命、沉於藥物、好財成性、飲食不知節製、消費成癖、縱情聲色等等,這些都是自毀行為的表現。
人們常常在別人身上找失敗的原因,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尋找煩惱。每一個人在先天性格上都有一些缺陷,隻是你不願承認失敗是出於自己的缺點,這種“不願當輸家”的防衛心理很容易讓人理解,但如果你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結果就會一步一步成為真正的輸家。
美國心理學家安德魯·J·杜柏林曾警告,如果你出現下列症狀,而且情況嚴重,你注定成為輸家。
(1)活在自欺當中。這種人隻知道活在過去,死抱著以前做事、生活的方式不放,而無心注意眼前的事實。
(2)依賴別人的掌聲或讚許才能生存,以克服內心深處的自卑感。
(3)馬失前蹄。在壓力愈大時,表現愈不理想,而且非常緊張,放不開。
(4)虎頭蛇尾。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也不夠專注,總是撿輕怕重。
(5)輕諾背信。做事總是半途而廢,留下殘局讓別人收拾。
(6)單打獨鬥。愛做獨行俠,團隊合作時就束手無策,心生抗拒。
(7)嫉妒心重。別人不能強於自己,否則就吃醋。
(8)自製力差。無法按捺內心的衝動,而且總是故態複萌。
(9)逃避問題。習慣當鴕鳥,不論任何問題,一概視而不見。
(10)渴望被別人喜愛,而且不計代價討好別人。
(11)恩將仇報。對有恩於你的人不知感激,甚至反咬對方一口。
“生命的腳本可由演出者的主觀意誌加以改變”,杜柏林認為,人天生的性格固然會影響他的行為,如果你的輸家腳本是與生俱來,你可以不依賴這種腳本過日子。問題是,你正視你的缺陷,改變你的自毀行為,不再自討苦吃。
想要不再與自己為敵,並且停止迫害自己,就要找出和解的方法。當然,若要革除多年的自毀習慣,絕非一蹴可成,必須持之以恒的努力。重要的是,當你逐漸鏟除這些障礙時,你會發現:你已將自己化敵為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