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否定自己強於自我陶醉(1 / 2)

——爭鬥不可能使你得到滿意的結果;而讓步卻會得到比預期更高的收獲。

——錯了,就坦率地承認。敢於解剖自己,當然比自我陶醉要好。

勇於認識錯誤。

錯誤可以讓你認識到弱點,有利於抓住自己的強項。拿破侖·希爾住的地方,幾乎是在紐約的中心點,但他隻需步行一分鍾,就可以進入一片野森林。這片森林在春天裏黑草莓花盛開,鬆鼠在林間築巢育子,馬草長得淹沒了馬頭。這塊沒有被破壞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園——它的確是一片森林,也許跟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的景象沒什麼兩樣。他常常帶著他的小波士頓鬥牛犬去公園散步,是一隻友善不傷人的小獵狗。因為在公園裏人跡罕至所以,他常常不給雷斯套狗鏈或戴口罩。

一天,拿破侖·希爾在公園裏遇見一位騎警,他可能想急於表現自己的權威。他對拿破侖·希爾訓斥道:“你為什麼讓你的狗跑來跑去,不給它套上鏈子或口罩,難道你不懂養犬管理條例嗎?”“這個嘛,我知道。”拿破侖·希爾輕柔地回答,“不過我想它不至於在這裏咬人。”

“你不認為,法律是鐵則的。它可能在這裏咬死鬆鼠或咬傷小孩。這次我不追究,但我第二次看到這隻狗沒戴口罩出現在公園裏,那你就隻能去向法官解釋啦。”

拿破侖·希爾客氣地答應照辦。

有一段時間拿破侖·希爾的確照辦了。可是雷斯不喜歡戴口罩,拿破侖·希爾也不喜歡那樣做,因此他想碰碰運氣。起先沒麻煩,可好景不長,拿破侖·希爾同雷斯不久就遇上了麻煩。

有天下午,雷斯和主人正在一座小山坡上賽跑,突然拿破侖·希爾看到那位執法大人,騎在一匹紅棕色的馬上。雷斯在前頭跑著,向那個警察衝去。

拿破侖·希爾情知不妙,所以搶先說道:

“警察先生,這次你當場逮到我了,我有罪,我沒有托辭,沒有借口了。因為你上星期已警告過我。”

“是啊!我已警告過你,那你偏要這樣呢?不過你承認錯了很好。”警察的回答變得柔和了,“我知道在沒有人的場所誰都有帶這麼一條小狗出來溜的想法。”

拿破侖·希爾回答說:“的確是忍不住,但這是違法的。”“我想這樣一條小狗應該不會咬人吧。”

“你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他告訴拿破侖·希爾,“我看這樣辦吧,隻要你肯接受教訓,而且保證今後不再這樣,那就放你一碼吧。”

警察也是人,他要的是維護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作為一個執法者的尊嚴。因此,當拿破侖·希爾犯有過失的時候,惟一的方法,就是以誠懇的態度懺悔以增強他的自尊。

這種情況下,如果拿破侖·希爾有意為自己辯護的話,結果肯定又是另一回事。

你知道自己錯了,難免被人責備,何不自己先有認錯的態度呢?聽自己譴責自己總比別人批評好受得多嗎?如果你對自己作了指責和批評,別人十之八九會對你予以寬大政策,一定程度上原諒你的錯誤——正如那位警察對待我和雷斯那樣。

費丁南·華倫是一位商業藝術家,他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取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藝術品主顧的好感。

“愛崗敬業,一絲不苟,是製作商業廣告和出版讀物必須注意的。”華倫先生事後說。

有些藝術編輯要求他們安排的任務立即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免會發生一些小錯誤。我認識一位藝術組長,總是喜歡吹毛求疵。我每次離開他的辦公室時,總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我不是不接受批評的人,但他攻擊我有方法令我不能接受。最近,我交了一件匆忙完成的畫稿給他,他打電話給我,讓我趕到他的辦公室去,給我的畫糾正些問題。當我到了他的辦公室後,正如我所料——麻煩來了。他滿懷敵意,非常慶幸有了挑剔我的機會。他惡意地對我橫加攻擊。這正好是我自我批評的機會。因此我說:‘先生,如果你的話不錯,我的失誤一定不可原諒。我畫稿這麼多年,但終是找不到合適的畫法,我覺得我難以勝任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