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銀行要想贏得巨大的成功,惟一的可能就是,它的總裁是一個做夢都想把銀行經營好的人。
——“如果我現在告別人世,你們一定會發現,我的心頭刻著四個字‘給我軍艦’。”
——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熱忱。
——西塞羅說得好:做人如同製酒,次酒難經時間考驗,時間一長就會變酸發臭,而好酒卻會更顯芳香。
很多奇跡產生於熱情。
熱情在激發你追求自己強項和活力的過程上產生奇效。在巴黎的一家美術館裏,陳列著一座美麗的雕像,它的作者是一個身無分文的貧窮藝術家。每天,他習慣在一間小閣樓上工作。他的模型快要完工的時候,城裏的氣溫驟然下降到零度以下。如果黏土模型縫隙中的水分一旦結冰,那麼,整個雕像就會扭曲以致變形。於是,藝術家就把自己身上的睡衣脫了下來,蓋在雕像身上。清晨,人們發現藝術家已與世長辭,但他的藝術構思卻保留下來,在別人努力下,最終形成大理石作品。
美國政治家亨利·克萊曾經說:“重要事情的麵前,我不知道別人會有什麼反應,但我每次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會對身外的世界統統忘記。那一時刻,時間、環境、周圍的人,我都無所覺察。”
一位著名的金融家也曾說過一句名言:“一個銀行要想贏得巨大的成功,惟一的可能就是,它雇了一個做夢都想把銀行經營好的人作總裁。”對於枯燥無味、毫無興趣的職業,隻要傾注熱情,馬上就賦予了新的活力。
陷入愛河的年輕人,會敏銳地發現對方身上的種種優點:同樣,一個受熱忱支配的年輕人,他的感覺也會因之變得敏銳,可以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發現動人的美麗,這樣,即使再乏味的工作、再艱難的挑戰,也變得無所謂了。
狄更斯每次在構思小說情節時,幾乎都寢食不安,他的心完全沉浸在他所編繪的故事中,這種情形一直要到他把故事都寫在紙上才算結束。為了描寫一個場景,他曾經閉門不出一個月;最後再來到戶外時,他看起來形容憔悴,簡直像得了重病。筆下的那些人物使得狄更斯成天魂牽夢縈,茶飯無味。
英國政治家格萊斯頓曾經說過,能把一個孩子內心潛藏的熱忱激發出來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這樣的潛質。不隻那些反應敏捷、聰明伶俐的孩子是這樣,就是那些相對木訥、甚至看起來有些愚鈍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潛質。他們一旦產生了熱忱,憑借這種熱忱的力量,原先人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愚鈍”也就不複存在了。
蓋斯特原本隻是一個無名小輩,但她在舞台上第一次露麵時,立刻就讓人感覺到她會有光輝的前途。她演唱時所投入的熱忱,使所有聽眾如醉如癡,結果,她登台演出隻有一星期,就成為了眾人喜愛的明星,開始走上自立之路。她有一種提高演唱技藝的強烈渴望,於是,她把自己全部的心智都傾注在演唱上。
藝術家都會在藝術作品創作成型的過程中,沉浸於一種特殊的美感之中。為此,藝術家寢食不安,坐臥不寧,直到畫布或大理石上體現了他的最後一點一滴的靈感。
一次,一位評論家向著名女歌唱家瑪麗布蘭表達欽佩之情,對她能夠從低音D連升三個八度唱到高音D,大加稱服。而歌唱家說:“嗯,那可是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有的效果。開始我花了一星期的時間去練這個音,那個時候,不論我在做什麼,穿衣也好,梳頭也好,我都在試圖發這個音。最後,就在我穿鞋的時候,感覺終於找到了。”
愛默生的一段話似乎正是為此事而說的,他說:“人類曆史上海一個偉大而不同凡響的時刻,都可以說是熱忱造就的奇跡。穆罕默德就是一個例子,他帶領阿拉伯人,在短短的幾年內,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個比羅馬帝國的疆域還要遼闊的帝國。雖然他們的戰士沒有什麼盔甲,卻有一種崇高的理念在背後支撐著,所以其戰鬥力絲毫不亞於正規的騎兵部隊;他們的婦女也和男子一樣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殺得羅馬人潰不成軍。他們武器雖然落後,糧草嚴重不足,但軍紀嚴明,從來不去搶奪什麼酒肉,而是靠著小米大麥最後征服了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西班牙。他們的首領用手杖敲一敲地,人們比看到一個人拿著刀槍還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