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也有過不能很好地把想要說的話表達出來。別人也一樣。
由於顧客對你的公司,你的部下或出售的產品了解不多,說出來的話會比較抽象,使你不能明白他想要說什麼,這時不能隨便自己推斷或打斷對方,而是要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
在別人說話時要一邊聽一邊點頭或適時隨聲附和幾句,要讓對方覺得你在認真地聽他說話,這是“會聽”的一個秘訣。
每個說話的人都是一邊看著聽者,一邊適時地改變話題或提高聲音,想讓聽者理解自己的主張和看法。因此,如果聽者表現出認真聽的態度和言行,說話的人會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隨聲附和有“嗯!”“啊!”“原來是這樣啊!”“是嗎?”等很多種,要根據情況靈活使用。
在部長、課長等上司麵前,一會兒附和“是那樣的啊”,一會兒又附和“嗯”是比較困難的。這種時候說“是的”就可以了。
聽話時明快在商界是很重要的。在上司讓你做一件你從來沒做過的事情時,由於沒有經驗,你會感到不安,臉上容易表現出為難的神情;另外,在快下班時,上司交給你一個工作,這是件讓人討厭的事。
可是上司在吩咐工作時他也會感到不安,或覺得不好意思,但為了工作不得不這樣做。
而你也是必須去做的,所以與其沉著臉說“做不了”或“不行”,倒不如痛快地說“知道了”、“明白了”。在這種情況下,用明快的表情聽和用爽快的語言回答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反駁,上司和前輩可能會變本加厲批評你。
其次,反駁的時候如果能把自己怎樣想的、怎樣做的,以及怎樣竭盡全力的情況說出來,上司和前輩也許會對這些情況做出客觀地分析和評價,然後冷靜地與你交談。
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自尊心,能虛心地接受批評是很難做到的。
做到“會聽”,首先要認識到“聽”在交談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能認識到“聽”的重要作用,你在與別人交談時就能做到適時地隨聲附和幾句以表示讚同或認可。
說話時總是以“我”為主題的人很難成為“會聽”的人。在與別人談話時要表現出願意與他交談的態度和誠意。與別人交談時能做到“會聽”,談話雙方之間就不會產生摩擦。
一位紳士在《你無法把錢帶在身邊》裏——他絕不相信所謂所得稅,而且拒絕繳付。當大衛·柯博菲爾德要教他的年輕新娘朵拉按照收入預計開銷的時候,朵拉就噘起嘴撒嬌,她也是個可愛動人的角色。人們也喜愛不朽的《與父親一起生活》裏所描寫的母親節,因為,在母親每個月把家庭預算弄得一團糟而引起的爭戰裏,父母在母親節那天表現了最好的風度。狄更斯筆下浪費成性的麥考柏先生,也是文學上最使人喜愛的角色之一。
是的,在小說裏,迷人和不負責任常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吸引人的角色身上。但是,在現實生活裏,沒有比財力上的失誤讓使人傷心或討厭的了。開銷超過收入的人是個糟糕的冒險家。腦筋糊塗、奢侈浪費的妻子,是纏繞在丈夫脖子上的一個重擔。
現在,錢所能買到的東西,比十年前或者甚至是五年前都要少得多。女士們麵對著這個不成比例的挑戰,一定要好好利用那些錢。價格膨脹——生活水準提高——孩子的教育費用複雜和昂貴。
大家都懷有一個隻要收入多一點,所有的憂慮都可解決了的錯誤觀點。據專家們說,事情並非如此。有些人也認為增加收入隻是造成花費的增加而已。
當拿破侖·希爾為本書搜集資料時,無意中得到一本有關家庭關係的、不尋常的好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全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可是,他有個特殊的缺點:對家庭預算很外行。“處理家庭的收入是個簡單問題。”他寫道,“有錢的時候就多花,沒錢的時候就少花。”
拿破侖·希爾同意他的理論的確簡單,但是這種做法,有沒能很好地處理個人的收入。他的話裏有一種動人與毫不在乎的意味,使我們想起小說裏迷人的放浪人物——等我們靜下心來想想他話裏的含義,才發覺有點不對勁。
毫無計劃地花費,就等於讓除了你本身以外的每個人來分享你的收入。
在預算上下功夫。
有計劃的,或有預算的花費,可以保證你和家人能公平的分享你的收入。
預算並不是一件束縛行動的緊身衣,也不是要把花掉的每一分錢都做個記錄。預算是一張藍圖、一個經過計劃的方法,以此來幫助你從你的收入中得到更大的好處。正確的預算方式,將會告訴你如何達成目標——組成自己的家——小孩子的大學教育費用——你老年的保險金——你夢想中的假期。
預算開銷會告訴你,你可以刪減不重要的項目,去填補想要做的大花費。
如果你從沒做過預算,就應該馬上開始學習如何處理家庭財務。幫助丈夫成功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如何使他的收入發揮最大的效用。如果他會賺錢但不會節省,你就應幫他管緊錢包。如果他本來就節省,你可以在用錢方麵表現出相同的看法,為他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