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保持熱忱與積極的心態。
——隨時克服憂慮的心理病症。
——感到消沉時,要強迫自己保持體能上的忙碌。
——避免匆忙,不在壓力下工作。
——學會用時間和耐心來解決問題。
——因為猶豫不決,很多人使他們的美好想法陷於破滅。
準確認識自我。
一個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人,隻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反之,就能找到自我的強項,在成功之路上創造業績。
①保持熱忱與積極的心態。拿破侖·希爾二十四歲時,眼睛忽然無法看東西,閱讀三五分鍾後,他的眼睛像針刺般難受,即使不是看書,眼睛也對光線過分敏感,使他簡直不能麵對窗戶。他求診過紐約最好的眼科醫生,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每天下午四點以後,他就隻能坐在牆角的暗處,等著上床就寢了。他十分驚恐,怕就此結束教學生涯。後來卻發生了一件奇異的事,證明心智的力量可以戰勝病痛。在他視力惡化的那個難捱的冬天,他受邀請去給一群大學生演說。大廳的天花板上掛著很亮的電燈,刺得他眼睛痛得不得了,坐在台上的時候,他隻能看著地麵。可是演講的那三十分鍾內,他一點都沒有覺得疼痛,甚至他直視燈光也不用眨眼。演講過後,他又開始痛起來了。
於是拿破侖·希爾想到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不隻是三十分鍾,說不定是一周,可能眼疾就痊愈了。很顯然,心理戰勝了生理的病痛。
他在船上時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時他的腰痛得不能走路,要直起腰來,簡直痛得要了命。即使在那樣的狀況下,他還是應邀在船上作了七場演講。他一開口說話,所有的疼痛都消除了,他站得筆直,隨意移動,一直講了一個小時。演講結束後,他輕鬆地走回艙房,有一陣子,他以為自己沒事了,不過那隻是短暫的,後來腰還是痛。
這些經驗證明了人心理態度的重要性,也讓拿破侖·希爾體會到享受人生的重要性。所以,現在他把每一天都當做是他目睹的第一天,同時也是最後一天。日常生活也能令他興奮,而處於興奮狀況的人是不會作無謂的煩憂的。他熱愛自己工作,他曾寫了一本《教學的樂趣》的書。教學對他而言,絕不隻是一種職業,甚至不隻是藝術,而是一種熱情。他愛教學,如同畫家熱愛繪畫或歌唱者熱愛唱歌一樣。他早上一醒來,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班可愛的學生。他一直認為成功的人生來自於熱忱。
②拿破侖·希爾還發覺閱讀一本可以沉迷其中的書,也能克服憂慮。他五十九歲時,有一陣子精神狀況不佳,他開始閱讀大衛·威爾遜的《卡萊爾的一生》。他完全被這本書所吸引,也漸漸忘卻了自己意氣消沉,也因此逐漸痊愈。
③還有一次拿破侖·希爾感到消沉時,他強迫自己時刻保持體能上的忙碌。每天早上,他打五六回合網球,然後衝個澡,每天下午都玩高爾夫球。周五晚上,他跳舞跳到淩晨一點。他很相信所有的挫折憂慮都會隨著汗水流逝。
④拿破侖·希爾很早就學會避免匆忙,不在壓力下工作。他一直遵循韋爾伯·克羅斯的哲學。當克羅斯擔任康奈狄格州長時,他告訴拿破侖·希爾:“當他覺得事情多得無法處理時,他會坐下來休息,抽他的煙鬥,什麼事都不做。”
⑤拿破侖·希爾也學會了用時間和耐心來解決問題。當他煩惱某件事時,他會試著去掉問題將來會如何的想法。而是自問:“兩個月後,他就不會擔心這件事了,那又何必現在來擔心?何不讓自己現在就換上兩個月後的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