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掌握至善的力量(1 / 2)

——當我們對事物懷有疑慮的心態時,隻有一個信念可以幫助你——“期待最好的結果”。

——當你以專心一致的心態麵對困難時,即使是雜亂無章、甚為棘手的問題也會化解無遺。

——切記,不要讓自己變成吝嗇的人,要把自己的全力施展出來。

——如果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工作、身體及毅力予以信任,並且努力工作、全身心投入的話,那麼,無論理想多麼遙遠,也必能排除萬難,實現願望。

握住引力法則。

一個人隻有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強項,才能掌握至善的力量。

不久前,拿破侖·希爾恰好有機會與一名青年人聚餐。對於他近來的工作表現和精神狀況,拿破侖·希爾不禁表示讚賞:“對於你的改變,我實在感到吃驚。”拿破侖·希爾繼續說,“兩三年前的你,一切都不順利,但是現在你卻擁有獨創性的主張與意念,而且事業也一片輝煌,並且成為了優秀領導者,你是如何辦到得的呢?告訴我這個令人驚奇的轉變吧!”

“其實說來也十分簡單。”他如是說,“我隻是讓自己從信仰中獲得力量,同時使自己的想法也更加積極。因為我終於明白了預期的重要性,當你有什麼樣的期望時,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那麼,你是何時開始領悟到這一點呢?”拿破侖·希爾問道。

“一天,我在教會中聽到你談到有關信仰的力量與積極思想的重要性,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迷失的關鍵正是與缺乏信仰的鍛煉和積極思考的訓練。於是,我聽從了你所說的忠告——‘將自己交托於神的手中’,並努力進行你所說的信仰法則。我不斷訓練自己思想。自從那時起,任何事物對我而言幾乎完全改觀,我的腦中開始不再是預期最壞的結果,這是一項奇跡。你認為呢?”當他結束這段吸引人的話時,便這樣反問拿破侖·希爾。

其實,這並不是一項奇跡,而是世上最重要的法則之一。也就是說,這名年青人已學到心態的力量,並獲得信仰的力量。根據這項“引力法則”,若能學會對事物的期待,不學習懷疑,你便能做任何事。

著名的心理學者威廉·詹姆斯曾說:“當我們對於事物懷有疑慮的心態時,隻有一個信念可以幫助你,那就是——期待最好的結果。這將是幫助你獲取成功的無上法門。”

的確,無論麵臨何種事物,當你期待最好的情況來臨時,你便會具有磁場般的力量,而這種力量便按照引力的定律帶給你最好的結果。相反地,倘若你在心中預期的是最壞的情形,結果,你就隻好接受厄運的來臨了!

下麵這個實例是這位有名的體育記者富魯頓記述的真實故事。富魯頓從少年起便是一位受人歡迎,且擅於撰寫體育故事的作家,他令筆者記憶猶新的作品之一是有關德州“聖東尼爾球隊俱樂部”的前任經理約秀·歐雷裏的故事。

歐雷裏擁有特別優秀的選手群。其中有七名選手曾經創下擊出三百支安打以上的卓越紀錄。因此很多人看好他們,認為他們是最具冠軍相的隊伍。然而,這支隊伍在應戰時卻呈現出情緒低潮,在坊的二十場比賽中,居然節節失利,連輸了七場球賽。由於選手們不明白無法發揮水準的原因,因此他們彼此埋怨對方是隊中的“掃帚星”。

另一方麵,達拉斯棒球俱樂部可說是那一年水平相對簿弱的隊伍,但該隊與聖安東尼爾隊比賽時,竟然也告捷。在這場比賽中,聖隊僅擊出一支安打,對這種情況作過一番分析後,終於了解原來是由於邀請了明星選手,和很多選手們存有錯誤的想法所致。因為選手們沒有期待擊出安打的心態,亦即不抱獲勝的念頭,甚至在應賽之初便缺乏把握,認為可能會吃敗仗。由於他們的腦海中想的不是勝利,而是失敗;於是消極的想法抑製了他們的能力,使得他們筋肉僵硬、士氣渙散。

此時,碰巧有一位名為裘拉達的牧師在附近作布道演講。這位牧師非常受當地人歡迎,他曾自稱為信仰的治療者,且擁有治愈成果的見證。所以當地的群眾為了聆聽裘拉達的布道,紛紛聚集在一塊,等待他的到來。這就是由於人們相當相信裘拉達的力量才使得他擁有這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