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追求有創意的個性。
小的時候,約瑟夫·特納的父親希望約瑟夫·特納能成為一個理發師。然而,他對繪畫卻產生了極大的興致,他的父親在無耐之下,勉強同意他以藝術為業。而特納很快就成了一個藝術方麵的行家裏手,不過,為了謀生,他當時什麼活都於,而且大量的工作是給各種旅行指南和年鑒配插圖。盡管這些工作報酬微薄,但特納仍然做得很認真。他所付出的代價遠高於他所得的報酬。後來,他的報酬漸漸提高,也開始接一些檔次更高的活。由於他的認真負責,人們都願意將一些更高檔的工作交給他做。隨著他的業務越來越多,價格也慢慢提高了,同時人們注意到他的作品裏包含的某種更卓越的成分,這些東西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被人理解。他的成就也許比那些舉世公認的風景大師還要高擊很多;他對自然風景的研究,也是無人可比的。可以說,特納在繪畫領域的地位,正如莎士比亞的在文學方麵的地位,二者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
在美國演說家溫德爾·菲利普斯的身上,這種追求完美的個性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對於每一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他在出口之前的每一個字、詞、每句話都要精心選擇和斟酌,務必要能體現他自己的思想,而且要長短適宜,和諧勻稱。他演說的一大特征就是追求精確。同時他還是美國第一位傑出的法庭辯論大師,他的辯論技能無人可比。
法國作家大仲馬的手稿也是以幹淨清晰著稱的。一次,他的一位由於向出版社投稿經常被拒的朋友來向他請教。大仲馬給他的建議是,請一個職業抄寫人把稿子幹幹淨淨地謄寫一遍,再把題目做些修改。這位朋友聽從了他的建議,果然,處理後文章就被以前拒絕過他的一個出版商看中了。有現實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文章寫的不錯但由於書寫太潦草而被退稿。
所以,我們應像追求智慧與財富,或者追求其他渴望得到的東西那樣追求精確。要下定決心,養成不拖拉應付,不敷衍塞責的良好的做事習慣。馬馬虎虎、敷衍了事的毛病可以使一個百萬富翁傾家蕩產;相反,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的。精確就是一種個性,而個性也就意味著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社會群體中,因此,我們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會時時受到世俗的約束與製約。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應該”、“必須”等條條框框,這就編織了一個很大的誤區,將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網羅其中,而很多人往往習以為常、不加思索地照“章”行事。對於這些規則和方針,你也許對這些規則和方針不以為然,但也無法擺脫束縛,無法確定自己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則和方針。
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任何規則或法律都不能保證在各種場合均能適用,或取得最佳效果。相比之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應成為我們生活和行事的準則。然而,你可能會發現,違反一條不適用的規定或打破一種荒謬的傳統卻很困難,甚至不可能。順應潮流有時的確是一種生存的手段,但如果走向極端,這會成為一種神經過敏症。在某些情況下,按條條框框辦事甚至會使你情緒低落、憂心忡忡。
當然,我們這裏沒有提出和暗示,你可以任意違反法律或規則。公共秩序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則是維持文明社會必不可少的。對於個人來說,盲目服從比違背規定的危害還要大比違背規定更為有害。有些規定是荒謬的,傳統習慣也常常是毫無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盲目地循規蹈矩,就無法真正地生活。現在,你應該重新審視各種規定,和自己的行為。
林肯曾經說過:“我從來不為自己確定永遠適用的政策。我隻是在每一具體時刻爭取做最合乎情況的事情。”他沒有使自己成為政策的奴隸,即使那些普遍性政策,他也不強求自己在各種情況下都加以實施。
如果一種規定或規矩妨礙人的精神健康,和積極生活的態度,那麼它就是不健康的。如果你知道這種規矩是消極的並且令人討厭的,而你又——直遵守規矩,那你就陷入了一種放棄自我選擇自由的誤區讓外界因素控製了自己。生活中有兩種類型的人,即外界控製型與內在控製型。認真分析一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這還將有助於你分清自己生活中的大量誤區性條條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