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2 / 2)

現實中,隻有小孩子才會使情緒隨意地發泄,說生氣就生氣,也隻有發生在小孩身上大人才會認為這是一種天真爛漫,但若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人們就不免會對你的人格發展感到懷疑,就算不把你當成神經病,也會認為你還沒長大。如果你與這沒多大關係,或已做過好幾年,或者已經過了三十歲,那麼別人會對你失去信心,因為在別人看來你“還沒長大”,或無能力控製自己的情緒這種隨意發泄情緒的人很難做成大事。但這點與個人能力無關。

其次,一個人容易哭,會被別人看不起,或認為是一種“軟弱”,而容易生氣則會傷害別人。

其實哭是心理壓力的一種緩解,但人們常把它和軟弱聯在一起。不過很多人還是能忍住不哭,或是回家再哭,但卻不能忍住不生氣。其實生氣有很多壞處:

①會在無意中傷害無辜的人,沒人願意挨罵的。而被罵的人有時是會反彈的;

②大家見你常常生氣,為了避免無端挨罵,會與你保持距離,從而就拉遠了你們之間的關係;

③偶爾生氣,別人會怕你,而常生氣別人就不在乎了,反而會以看猴戲的心理對待你,這對你的形象也是不利的;

④生氣會影響人的理性,從而對事情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定,而這也是別人對你最不放心的一點;

⑤生氣對身體不好,不過這點別人是不在乎的,氣死了是你自己的事!

所以,在社會上行走,控製情緒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不必“喜怒形於色”,讓人覺得你陰沉不可捉摸。但情緒的表現絕不能過度,尤其是哭和生氣。如果你是個不易控製情緒的人,不如在事發並引發你情緒前,離開現場,等情緒過了再回來,若沒地方可暫時“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說話,這一招對克製生氣特別有效!一般來說,年紀越大越能控製情緒,也不易被外界刺激引動情緒,所以你也不必太沮喪。

你若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緒,那麼你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一種“沉穩、令人信賴”的形象,這雖然不一定能因此獲得重用,或在事業上有很大的幫助,但總比不能控製情緒的人好!

還有一種人,他們控製自己情緒的境界很高,能得心應手地運用它,並能表現得恰到好處,這種人已經練就到了一定的境界,你如果有心,也可學得到。這將對你的人生之路大有好處。

要善於控製行為。

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套能控製自我的強項。

人若能“率性而為”,那麼人生也就沒什麼好遺憾的了。而問題在於,你不是世間惟一的存在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同時別人也不可能為你而存在,對你言聽計從。人的一生中,會遇到人際關係和事業上的諸多不如意,而這些需要多用智慧和耐心去解決,而不是靠你一時的喜惡和脾氣。

如果你因看不慣老板的苛刻而辭職不幹,這樣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苛刻的老板很多,你隨時可能碰到。你若失業,不僅沒人在乎,而且別人可能會嘲笑你。如果你因工作辛苦而放棄,那麼你放棄的可能不是一個工作而是一個豔佳的機會,同時別人也不會在乎你的放棄,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因某人激怒了你,而拿起刀子……那麼倒黴的將是你,傷心的是家人,別人是不在乎的……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事”!

這樣,時間久了,你會養成放縱自己情緒的習慣,遇到問題順著性子去做,有時可能會解決問題,但也給自己的將來埋下禍因。因此長久下去,對你的事業和人際關係就會破壞多,建設少,甚至可能帶來毀滅。尤其是你一旦給人留下“不能控製情緒”的印象,那將會很難翻身。所以落魄的人、自我毀滅的人,多半是一種性情之人,這一點,隻要我們通過觀察就可明白。

也許你會說,人家家世顯赫、家產雄厚,有理由“任性而為”。這種人也隻好隨他去了,因為人若想任性而為,別人是無法勸阻的。而問題在於,不是每個人都有“任性而為”的條件,而且這種行為的後果是一種毀滅性的結果。

所以,若在事業上或是人際關係上遇到不如意時,請不要隨心所欲地發情緒,而應該;

①忍耐!

②掂量輕重;

③最後再作出決定。

審視一下自己的性情,並不斷改正不好的性情,不隨壞性情任意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