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初,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麵,中蘇論戰的加劇使共產主義陣營出現嚴重分裂;另一方麵,戴高樂和美國的裂痕日益擴大,矛盾日趨激化。兩大陣營的分化,再加上風起雲湧的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對二戰以後產生的兩極格局帶來巨大的衝擊。與此同時,中國在外交方麵卻處於一種困難境地:美國繼續敵視和圍堵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從中國撤走專家,中蘇關係日益下滑;中國和印度的關係由於邊界糾紛而急劇惡化。中國麵臨四麵受敵的窘境。
為了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和加強中國的國際地位,毛澤東重新提出他的中間地帶理論並闡述“間接同盟軍”的思想。毛澤東第一次提出他的中間地帶理論,是在1946年8月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的一次談話中,他在評論戰後世界形勢時,特別提醒人們注意在冷戰對立的兩極之間存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中間地帶。他指出:“美國和蘇聯中間隔著極其遼闊的地帶,這裏有歐、亞、非三洲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美國反動派在沒有壓服這些國家之前,是談不到進攻蘇聯的。”“美國反動派說,他們在世界各地已經建立和準備建立的一切軍事基地,都是為著反對蘇聯的。不錯,這些基地是指向蘇聯。但是,在現時,首先受到美國侵略的不是蘇聯,而是這些被建立軍事基地的國家。”“不要很久,這些國家將會認識到真正壓迫它們的是誰,是蘇聯還是美國。美國反動派終有一天將會發現他們自己是處在全世界人民的反對中。”
1963年以後,毛澤東在多個場合強調爭取“間接同盟軍”的重要性並重新解釋中間地帶理論。1963年1月3日,毛澤東在同日本禁止原子彈氫彈協議會理事長安井鬱談話時,分析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提出了“間接同盟軍”的論斷。他指出,美國同西德的阿登納和法國的戴高樂都是競爭對手,國際資本互相對立,這是客觀規律。馬列主義要善於利用這個分裂,這是一個間接同盟軍。
同年9月28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進一步發展了他的中間地帶理論。他指出:
我看中間地帶有兩個,一個是亞、非、拉,一個是歐洲。日本、加拿大對美國是不滿意的。以戴高樂為代表的,有六國共同市場,都是些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東方的日本,是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對美國不滿意,對蘇聯也不滿意。東歐各國對蘇聯赫魯曉夫就那麼滿意?我不相信。情況還在發展,矛盾還在暴露。過去幾年法國人鬧獨立性,但沒有鬧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蘇聯與東歐各國的矛盾也有明顯發展,關係緊張得很。什麼緩和國際形勢,不要信那一套。蘇、美達成協議,我看不那麼容易。大西洋許多國家也不會讚成美國。戴高樂到處說法國不當衛星國,他們是控製和反控製的鬥爭。
在毛澤東爭取“間接同盟軍”、和中間地帶國家合作的戰略思想的指導下,中國領導人重視戴高樂政府要發展中法關係的言行,希望抓住機會,促進中法關係發展,並通過中法關係的突破,來推動中國同其它西歐國家的關係,從而改善中國在國際上的孤立地位,促成一個反對美蘇壟斷世界事務的國際統一戰線。
戴高樂的戰略考慮
戴高樂是一個既有理想主義色彩又有現實主義頭腦的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削弱了法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戴高樂決心重振法國在世界政治中的雄風。他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宰世界事務,不願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聽任美國擺布,希望建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他在回憶錄中指出,他的外交政策有幾個重要目標。第一,重新確定法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關係,他並不是要徹底脫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是不願意讓法國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受美國的支配。第二,和東方陣營的每一個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特別是通過理解和對話,與蘇聯改善關係,建立緩和。第三,條件成熟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最後,發展法國的獨立核打擊能力,從而使任何敵對勢力在策劃攻擊法國時,都不得不考慮打擊法國的後果。他強調,這些外交政策目標是相互關聯的,旨在加強法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