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菊英領銜的後大街社區工作,令人讚歎的是做工作的紮實到位。社區提出的一個名稱、一句標語,都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支撐,都有一個個具體細致的工作子項目兌現。在後大街社區,沒有虎頭蛇尾、沒有半拉子工程,有的都是件件落實到位。
在采訪葛菊英的日子裏,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筆者:是什麼原因讓葛菊英38年如一日熱愛這份社區工作?
是社區工作安逸?顯然不是。
是社區工作前途廣闊?也不盡然。
是社區工作待遇好?更加無從談起。
筆者反複揣摩,得出的結論是感情和事業心,或許還有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心。
在鎮海區,規定的社區上下班時間和機關是一樣的:上午8:30~11:30,下午1:30~5:00.但這是紙麵上的規定,後大街社區另有一套作息時間:
——8:00,部分工作人員到崗。葛菊英說,8:30上班對居民來說太晚了。
——8:20,所有工作人員到崗,開始進行早會。這是後大街社區的“土規定”,十多年了,天天如此。
——9:00~9:15,社區幹部現場辦公。通常三名工作人員留守,其餘無論書記、主任、副書記、主任助理和普通社工,兩人一組,深入各個居民點走訪。這段時間,她們要和孤寡老人困難家庭一一碰麵,了解他們的生活;檢查社區衛生、城市管理等各項工作。她們,用腳步丈量社區的居民點、商鋪等各個方麵,凡是職責範圍內的每一個地方都要走到。韓亞菊主任說,這個工作是社區幹部的“基本動作”,每天都要完成,除非有其他重大活動。
這兩年,後大街社區名氣越來越大,接待任務、創建任務也越來越多,因為這個“規定動作”,很多案頭工作常常要留到中午、晚上,休息時間當然少了。
別小看這個“規定動作”,它不是擺噱頭、做樣子。社區的很多矛盾和糾紛,就是在社工們現場辦公中解決的。有一個數字可以說明:2011年,社區現場辦公有效調解各類問題234起。
這下你信了吧!
社區是共和國城市中最小的管理機構,但是其作用,就不能用簡單的“小”字來衡量了。不是說大話,他們所處理的有些問題,就是公安部門都不好處理。請看事實:
後大街社區有很多小商鋪。這些商鋪多位於居民樓底層,於是,商鋪經營戶和樓上居民之間的矛盾糾紛不可避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無證棋牌室和餐飲店。
社區有一家居民樓底層被租戶開起無證棋牌室。麻將聲日夜不停吵得居民無法安心休息,於是大家紛紛到社區反映。社區建議居民報警。一位大爺說:沒用。這些人很狡猾,賭資從不放桌上,公安來了拿不到“現行”證據,沒法定性為賭博場所。
這條路走不通,於是,葛菊英和社區幹部出麵調解。
社區先與經營戶溝通,效果微乎其微。找房屋出租中介,也沒有效果。於是隻有找房東。頭幾次,房東一會兒推說在外地,一會兒推說租賃合同沒到期,與社區扯皮,以為這樣扯扯皮社區幹部就罷手了。但是他錯了,他遇上的是“葛菊英部隊”。
社區幹部與房東耗上了,她們一次次找房東,一次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真心實意給他分析利弊,讓房東租賃合同期滿收回房子。後來,有居民打聽到合同即將到期,把信息告訴社區。社區幹部找到房東,請他務必不要續租。房東被社區幹部的認真勁兒感動了。合同一到期,他就收回了房子。棋牌室事件終於圓滿解決。
餐飲店油煙是城市管理一大難題。尤其是開設在居民區的餐飲店,常常因為油煙擾民引出糾紛。後大街有一家快餐店,地處繁華地段生意特別好。隻是到了就餐時間,店裏排風扇聲音、油煙味、嘈雜聲混在一起,吵得樓上王大爺心裏火苗直冒。
王大爺是個強脾氣,為這事他找社區,跑信訪局,還把狀告到區長那裏。老爺子放話出來:這店我不把它告搬走,誓不罷休!
如果這家店是違規經營,事情倒不難辦,一切照章辦事就是了。但是人家設施達標、安全達標、環保達標,你憑啥叫人搬走斷人生意?所以這件事難辦,就是執法部門又能咋樣?但是,王大爺的苦處也明明白白擺在那裏,將心比心,遇上這樣的事情,人的心情當然不好。況且這個王大爺也不是軟柿子,這個問題不解決,王大爺天天上訪找領導也不是個事兒。
咋辦?後大街社區幹部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