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1 / 3)

從1980年擔任鎮海縣人民代表開始,30多年來,她先後被選舉擔任過浙江省第九屆、第十屆人代會代表,以及多屆寧波市、鎮海區(縣)和城關鎮人民代表。她還是浙江省第十二屆黨代會代表、兩屆寧波市黨代會代表和曆屆鎮海區黨代會代表。

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信任。

在葛菊英所獲得的眾多榮譽中,她最看重的是人民代表和黨代會代表的政治身份。她是鎮海區老資格人民代表之一。從1980年擔任鎮海縣人民代表開始,30多年來,她先後被選舉擔任過浙江省第九屆、第十屆人代會代表,以及多屆寧波市、鎮海區(縣)和城關鎮人民代表。她還是浙江省第十二屆黨代會代表、兩屆寧波市黨代會代表和曆屆鎮海區黨代會代表。

擔任各級人民代表32年,葛菊英自己也記不清她寫了多少議案,為選民做了多少實事,但是她的選民知道。

那是1980年代初,年屆而立的葛菊英被選為鎮海縣人民代表,那時她風華正茂。麵對這份榮譽,葛菊英感到了一種責任,她想得最多的是怎樣履行自己的職責,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

那次人代會召開前夕,葛菊英開始忙乎起來,她走東家跑西家,向群眾征集意見建議,收集社情民意。到了三角地,這裏是後大街的中心,居民密集度很高。聽說葛書記來征求意見,有幾名居民向她反映,他們那裏的一家炒貨工廠灰塵實在太多。住在周邊的人家,平時就是不打開家裏的窗戶,家具上也會蒙著一層灰——這還不是最難受的——那些眼睛很難看到的灰塵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到十分難受,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小孩身體上的毛病特別多。

收到群眾反映的情況,葛菊英馬上現場調查。她目睹了炒貨工廠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危害,難怪附近居民要叫苦不迭。

群眾的呼聲就是代表的責任。葛菊英連夜撰寫了一份議案,把問題提交給人大會議。她的議案很快就有了結果。在縣人大的幹預下,不久,這個炒貨工廠關閉了,附近居民又過上了安靜清潔的生活。居民說,咱選葛書記當人大代表就是不一樣,我們隻是向她反映了一次,問題就得到解決,這樣的人民代表我們信得過!

鎮海是個美麗的海濱小城,小城的北麵有一道始建於唐朝的海塘,鎮海人把它叫作後海塘。20世紀70年代以前,君臨杭州灣的後海塘之外,是鎮海的濕潤之肺。那是一片廣闊的灘塗濕地。漲潮時,杭州灣的海水一波推著一波,一直親吻到後海塘塘腳;退潮了,這裏是鎮海老百姓的樂園,人們在這裏趕海捕撈一些小海鮮,那些來不及隨著海水退回大海的魚啊蝦啊蟹啊,便成了老百姓碗中的佳肴。那時,生活在小城的老百姓是安耽愜意的。在沒有空調的夏季,這裏海風習習,打開窗戶,杭州灣濕潤的海風帶著涼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厚饋。

但是這種愜意很快被打破了。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鎮海大規模現代化建設的拉開,原來停靠漁船貨輪的鎮海碼頭,轉眼變成了一個可停靠數萬噸級輪船的大中型港口;後海塘外那片濕地也滄海桑田,被充填為新大陸。最糟糕的是,國家把鎮海港定位為煤炭和化工專用碼頭,而填海不久的後海塘外大片新大陸,則作為煤炭集散地成為煤炭堆場。

當一艘一艘來自秦皇島或塘沽港的煤船裝載著煤炭源源不斷停靠在鎮海港的時候,當一輛一輛滿載的煤車快速駛過港口公路的時候,住在後海塘沿塘一帶數以萬計居民的厄運也開始了。每到起風時節,尤其是夏季台風、冬季西北風季節,這些居民人家的窗台上、地板上、床單上都是一層黑乎乎的煤灰。更嚴重的是,隨著煤炭運輸規模的越來越大,煤灰之害逐漸影響到整個城區。這種黑色就像調色板的“漸變”,以後海塘為中心,慢慢向整個城區蔓延,住在城區的居民,沒有人可以逃脫煤塵的侵害,隻是程度有所輕重而已。人們光著腳在屋子裏走上一圈,腳底就全黑了,剛出鍋的白米飯沒過多久,也像是灑上了一層黑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