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浪子薛蟠、正義坦蕩的柳湘蓮、賢淑能幹的香菱、溫柔體貼的平兒、忠義率直的黃金鶯、勤勞質樸的青兒、秀外惠中的傅秋芳……一個個煥然一新,在《夢圓紅樓》中扮演著老角色,展示著新風采,用他們自身的行動,體現著自己的價值觀、愛情觀。
《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的舊人換新顏,決不是作者的臆想,而是根植於那片“土壤”之中,時世造就了他們的品格,環境決定了他們的必然。作者正是依據人物的必然和《紅樓夢》的脈絡展開情節,在典型環境中塑造了一批新的典型形象。
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學藝術,總要表達一種意念,甚至最純的純藝術或朦朧到不能再朦朧的作品,也有作品要表達的意念。“言必正麵英雄,文必工農兵”顯然是片麵的,然而歌頌勞動人民,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仍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傾情歌頌了曆史的動力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勞動人民,為唱響主旋律奏出了一曲高亢和諧之歌。
情和愛是人的天性,也是文藝作品永恒的主題。隻有愛,世間才會變得更美好。情和愛貫穿於《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自始至終。親情、愛情、友情、同情、真情、癡情、柔情、新情、舊情、愛國情、感恩情、不了情、一夜情……書中的人物為這些個情字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已成為曆史,人們厭惡那種“維持會”和“標簽”式的婚姻,也不再憧憬那種純淨水式的愛情。巧姐兒和板兒的婚姻,柳湘蓮和林紅玉的結合,賈蘭和傅秋芳的緣分,墨雨和寶珠的婚配在《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裏雖不那麽浪漫,但卻實實在在,他們是那麽真誠,那麽認真和負責任。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著力尋求“桃花源”。忠孝仁義、誠信善良、滴水之恩必報滲透在整個作品的字裏行間,每個人每件事都昭示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樸素的道理。他們對愛情,對別人,對自己,對社會滿腔熱忱,富有同情心和責任感。這正是作品所期求的“桃花源”。
《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結構嚴謹,環環相扣,前呼後應,故事性強。猶如一江春水,從悠遠的山林石縫裏湧出涓涓小溪,順勢彙流而下,一瀉千裏,愈來愈深,愈來愈闊,奔騰不息,形成洶湧澎湃的江河,引人入勝,美不勝收。書中場景和情節的反複運用,頗有電視劇的藝術手法。人物和事件的偶然和必然,數字的巧妙運用……細細讀來,耐人尋味。《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應有諸多事要寫,作者隻緊緊圍繞巧姐兒的悲歡命運來取舍材料。這些事件盡管是那個時代發生的事,讀來卻如臨其境,曆曆在目,蓋因取材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使得作品真實可信,富有感染力。社會需要正氣,人們呼喚正義。整個作品撲麵而來的義氣、勇氣、正氣、朝氣,更令人振奮,催人向上,是一部現實主義文學推陳出新的力作。
作品采用章回小說的手法,既繼承了白話小說的精華,又以現代人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蔚為壯觀的長卷。文學還是要姓文,粗製濫造、荒誕不經的作品,經不得推敲和曆史的沉澱。《紅樓夢新續——夢圓紅樓》語言規範,文字洗練,古韻古味,文白和諧,文學性和可讀性較強,經得住咀嚼,大有紅樓遺風。文脈相承,餘韻猶存,堪稱百花園中的又一棵奇葩。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恰如其分的人物外貌描寫,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呼之欲出,更為作品增添了勃勃生機。
現代人寫古代題材有一定難度,續書猶難。既要續得恰如其分,渾然一體,又要創新,更是難得。作品或有不足之處,無意苛求,請讀者——特別是紅學愛好者見仁見智吧。
閑看百花爭妍,又賞《夢圓紅樓》,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