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知識
苦瓜為葫蘆科苦瓜屬蔓性一年生植物,又稱涼瓜、癩瓜、紅羊、紅姑娘、菩達、癩葡萄、錦荔枝等。苦瓜原產印度尼西亞,約於宋元時期傳入我國。挑選時應以鮮嫩、瓜身周正、不爛不傷的為好瓜。瓜皮有光澤、綠中帶黃的瓜,不太嫩也不太老。顏色深綠色的多半是鮮嫩的苦瓜,特別苦。黃色苦瓜比較成熟,苦味較少,肉質變黏,食味較差,已失去苦瓜的風味。
適宜範圍
苦瓜味苦、性寒,有消暑滌熱、益氣清心、除熱解煩、解毒明目等功效,可清邪熱,解疲乏,對風熱頭痛、心煩易怒、麵紅目赤、中暑下痢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代視角
營養成分 現代營養學研究結果表明,苦瓜為夏令良蔬,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鈣、磷、鐵。
藥理作用 苦瓜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瓜類中是首屈一指的,這對保護血管彈性、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防治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具有重要意義。值得一提的是,苦瓜是高鉀食物,每100克苦瓜食部含鉀量高達256毫克,而含鈉量則相對很低,僅為2.5毫克。對於高血壓病患者來說,經常食用苦瓜類高鉀食物,有助於機體鉀的增高,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用法簡介
苦瓜有苦味,但清香爽口,別有風味。苦瓜可生吃也可熟食。生吃需用糖拌,食之甜脆清香。如不習慣苦瓜的苦味,食用時可先把苦瓜切開,用精鹽稍醃片刻,衝洗幹淨後炒食,能減輕其苦味,而苦瓜的特殊風味猶存。或者先將苦瓜切開,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後再行烹製,也會使苦瓜有明顯改變。苦瓜的吃法很多,焯、煸、炒、燒、煎、拌,或素吃、或葷食,都極鮮香可口,似苦猶甜。熟食多作其他菜的配料。如用苦瓜燜魚,魚肉塊不沾苦味。因此,苦瓜又有“君子菜”的美名。
專家提醒
苦瓜性寒,中醫認為,“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這一點應引起重視。孕婦也應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