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番茄涼血利尿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番茄,又稱番柿,俗稱西紅柿,其最早的名稱叫“狼桃”,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的成熟果實。番茄喜溫,不耐寒冷和炎熱,對光照長短反應不敏感,隻要土壤肥沃,水肥充沛,陽光充足,就會生長旺盛,產量很高。番茄果形誘人,色澤豔美,果汁味甜帶酸,營養十分豐富。不僅可以生食,也可烹飪成各種可口的菜肴,被人們稱為“果蔬兼用妙品”。

適宜範圍

番茄性微寒、味甘酸,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消暑、涼血平肝、補腎利尿、祛濕降壓等功效。

現代視角

營養成分 番茄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K、維生素P、蘋果酸、檸檬酸等物質。每人每天吃新鮮的番茄100~200克,便可滿足一天中的維生素和主要礦物質的需求。

藥理作用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番茄是典型的高鉀食品,每100克番茄中含鉀163毫克,而含鈉僅5毫克,因此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臨床實踐也表明,高血壓病以及眼底出血患者,每天早晨吃新鮮番茄1~2個,可收降壓、止血之效。研究人員發現,番茄因有抗壞血酸酶和有機酸的保護,不論鮮貯、烹飪,酸、堿、高熱,營養成分都不易被破壞。番茄不僅可軟化血管、保護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輕外周血管阻力、發揮降低血壓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還證實,番茄所含的特殊成分——番茄素以及黃酮類物質等,有顯著的利尿、降壓、止血和助消化作用。

用法簡介

番茄果實肉厚汁多,既可生吃,又可熟食,且適用於炒、拌、醃等多種烹調方法。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還可加工成番茄醬、番茄幹、番茄粉和番茄罐頭等,也可以釀製酒和醋。

注意事項

番茄性寒,脾胃虛弱、便溏腹瀉者不宜過量生食。

不吃青色番茄。未熟的番茄中含有龍葵素,食之會有不適感。特別是口腔會感到苦澀,嚴重者還會出現口幹、發麻、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當番茄成熟變紅後,龍葵素會因酸的成分增多而水解,變成無毒物質,此時吃起來才又酸又甜。

不空腹吃番茄。番茄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易與胃酸作用,可生成不易溶解的硬塊。空腹吃番茄會因胃酸多而易形成硬塊,引起胃擴張,發生腹脹、腹痛等症狀。

不吃帶皮或變質的番茄。生吃番茄應先洗淨再用開水燙,然後剝皮食用,以免皮上蟲卵、病菌和農藥等汙染物危害人體健康。腐爛變質的番茄應棄之勿食,否則有可能引起腹瀉和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