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知識
蘆筍為百合科天冬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石刁柏、山文竹、細葉百部、索羅羅等。蘆筍原產於東地中海一帶,我國黑龍江沿岸亦有野生品種。蘆筍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開始被人類栽培食用了,但產量一直不高。近年來隨著優良品種的選育,產量才有大增。上世紀中葉,台灣省引進了美國的優良品種,產量已經居世界之首。現在台灣的蘆筍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40%。蘆筍可分為白、綠兩種,主要區別在於出筍前是否培土。培土長出的白蘆筍產量高,成本低,多用於鮮食,也可製成冷凍蘆筍銷售。
適宜範圍
蘆筍性微溫,味苦甘,有小毒。具有潤肺鎮咳、降脂減肥、祛痰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肺熱、脂肪肝、高脂血症、寄生蟲病等。
現代視角
營養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水分94克、蛋白質1.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5克、粗纖維0.8克、鈣13毫克、磷47毫克、鐵1毫克、胡蘿卜素0.73毫克、維生素B1 0.17毫克、維生素B2 0.15毫克、煙酸1.5毫克、維生素C21毫克等。
藥理作用 蘆筍對高血壓、心動過速、膀胱炎等病症具有明顯療效,對淋巴肉芽腫癌、肺癌、血癌、皮膚癌等都有抑製作用。蘆筍提取物對癌細胞具有抑製作用。蘆筍中含有豐富的組織蛋白核酸葉酸、微量元素硒和遊離態存在的天門冬酰胺,能有效地抑製癌細胞生長和癌細胞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對人體癌細胞形成生化障礙,從而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和浸潤。
用法簡介
蘆筍嫩莖能配作多種菜式,是中西餐中的美味佳肴。將蘆筍嫩莖置於熱水中燙一會,撈出,放入冷水浸泡,去苦味,以鮮湯煮,稍加鹽和胡椒粉即可,味道鮮美可口。炒食可將嫩莖切成段或條,置於熱水中燙後,浸入冷水中,然後用於炒肉絲。涼拌時將嫩莖去皮,切成段或條,放熱水中燙後,置冷水中浸泡,拌醬油、醋、香油、味精等調料後食用。
專家提醒
蘆筍性寒味苦,瀉下通便,易傷陽敗胃。年老體弱、胃虛少食、脾胃虛寒、體質虛弱者和小兒過量食用,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蘆筍隻適用於治療熱結便秘,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患者不宜長期服用。
蘆筍有減肥作用,瘦人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