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大蒜辛熱解毒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大蒜又名胡蒜、蒜頭,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蒜的鱗莖。鱗莖由灰白色的膜質外皮包裹,內有小鱗莖(即蒜瓣)。蒜頭、蒜苗、蒜葉均作蔬菜,也都可供藥用,是廣為人知的“地裏生長出來的抗菌素”。

適宜範圍

大蒜入藥,首見於南朝梁代陶弘景的《名醫別錄》。陶氏認為其性溫味辛無毒,入脾、胃、肺三經。《唐本草》記載,大蒜“下氣消穀,除風破冷”。《日華子本草》認為,大蒜“健脾,治腎氣”。《滇南本草》載,大蒜“祛寒痰,興陽道,泄精,解水毒”。曆代醫家所述,都直接或間接地與防治高血壓病有關。

現代視角

營養成分 大蒜的營養很豐富,含有大蒜辣素、大蒜氨酸、揮發油和微量元素硒等。現代營養學研究資料表明,大蒜的含鉀量遠比其含鈉量要高得多,白皮種大蒜和紫皮種大蒜同屬高鉀低鈉食品。

藥理作用 醫學專家認為,大蒜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具有溶解體內瘀血的能力,可用以調治高血壓病伴冠心病等。

相關信息

◆據報道,德國醫藥科學家用大蒜治療80例高血壓病患者,血壓都獲得穩定下降。

◆有研究發現,冠心病患者服用大蒜油5個月,膽固醇可降低10%,甘油三酯可降低21%。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並冠心病和腦血栓,大蒜素則能降低血糖,對血栓的形成有預防作用。大蒜還由於含有一種配糖體而具有降壓作用。

◆研究顯示,中等至嚴重程度的高血壓病患者,連續12周每日食用大蒜,血壓就能降至正常水平。專家們建議,高血壓病患者在每日早晨吃1~2個糖醋蒜頭,有穩定的降壓效果。

用法簡介

大蒜在烹飪中既可當蔬菜,又可作為調料。它在烹飪中主要作用是去腥增香。如燉魚、燒海參等,均需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在烹調羊肉、狗肉、魚蝦等帶有腥膻氣味的菜肴時,隻要加進適量蒜頭,就會使這些食物的味道變得更加鮮美。在製作帶汁的菜肴時,加點大蒜可使菜肴散發香味,如燒茄子、炒豬肝等。把大蒜茸與蔥段、生薑末、黃酒、澱粉等兌成汁,可用於溜炒類佳肴。

專家提醒

◆大蒜是產熱之品,食用過多會動火、耗血,並影響視力。由於大蒜刺激性較大,有胃病的人最好少吃。也不要空腹吃大蒜。以免刺激胃腸引起腹痛。

◆吃大蒜後嘴裏有蒜味時,可嚼茶葉或喝濃茶,亦可吃幾枚紅棗,即能將蒜味消除。

◆凡陰虛火旺者以及目疾和口腔病患者均忌食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