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柿子清熱涼血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柿子,為柿子科落葉喬木柿的果實。柿原產於我國,從總產量來看,僅次於蘋果、梨、柑橘,居全國各類果品產量的第四位。我國柿的品種很多,一般可分為澀柿和甜柿兩大類。柿子因果味甜、汁多、肉細、適口,古人讚美它“色勝金衣,甘逾玉液”。每年霜降至立冬間采摘,經脫澀後即可生吃。食柿時剝下的果蒂(即柿蒂),亦可作為藥用。將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曬夜露經一月後,放置席圈內,再經一月左右即成柿餅。柿餅上麵有白色粉霜,收集後即為“柿霜”,都可入藥。

適宜範圍

柿子味甘、澀,性寒,具有清熱止渴、潤肺化痰、健脾澀腸、涼血止血、平肝降壓、鎮咳等功效。適用於煩渴、咳嗽、吐血、口瘡、痔瘡、腫痛、腸出血等。《日華子本草》說,柿子“潤心肺、止渴、澀腸、療肺萎、心熱、嗽、消痰、開胃,亦止吐血”。

現代視角

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澱粉、瓜氨酸、單寧酸、果膠、鈣、磷、鐵、鋅、錳、碘、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煙酸等成分。現代營養學分析證實,柿子、柿餅的含鉀量均遠高於鈉,都是高鉀食品,運用柿製品降壓是具有科學道理的。

用法簡介

柿子除鮮食外,還可製成柿餅、柿酒、柿醋等。也可作為製作粥、羹、糕、餅、冷飲、菜肴的原料。

深度閱讀

柿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防止毛細血管破裂的功能,還能防止血管硬化,從而具有預防高血壓病的特殊功能。柿葉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為豐富,較茶葉、辣椒、柑橘、檸檬、橙、獼猴桃等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以上。科學家們研究認為:常飲柿葉茶,對高血壓病、腦出血、糖尿病等均有較好療效。

專家提醒

◆柿屬寒涼之品,凡脾胃虛寒、痰濕內盛者,均不宜食。《本草圖經》載:“凡食柿不可與蟹同,令人腹痛大瀉。”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子酚、可溶性收斂劑、果膠等,遇酸會凝成不溶性硬塊,小者如棗核,大者似雞蛋,滯留胃內難以消化排出,形成“胃柿石症”。因此,柿子不宜空腹吃,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吃柿子後不要進食酸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