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知識
山楂,又名山裏紅、紅果、海紅等,為薔薇科植物山楂和野山楂的果實。《爾雅》說:“朹樹狀似梅,子如指頭,赤色似小柰,可食。”由此可見,我國種植山楂已有數千年曆史了。
據統計,山楂有1000多個品種,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我國栽培的山楂優良品種有河北興隆紅瓤大楂、山東福山大金星、山東益都紅口山楂、遼寧軟核山楂、雲南大白果等。現在,全國各地均有山楂栽培,其中以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雲南等地分布最為廣泛。
適宜範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積,化瘀滯,可健胃寬膈,開氣鬱痰結,療心腹疼痛。這與當今防治高血壓病的機理是完全一致的。元代《日用本草》說,山楂功專“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明代《食鑒本草》說,山楂功能“化血塊,氣塊,活血”。《醫學衷中參西錄》也認為“山楂,味至酸微甘,性平……善入血分為化瘀血之要藥……且兼入氣分以開氣鬱痰結,療心腹疼痛。若以甘藥佐之,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
現代視角
山楂是高鉀食品,每100克山楂食部含鉀量299毫克,含鈉量為5.4毫克,對高血壓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臨床觀察也證實,山楂煎劑用於治療高血壓病,有較好的降壓效果。現代醫學研究結果提示,山楂中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含量均相當高。所含的山楂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活性成分,不僅可保護維生素C免受破壞,而且可促使其為保護血管細胞發揮更顯著的作用。山楂的含鈣量也較高,不僅有利於鈣的正代謝平衡,而且有助於降低血壓。
用法簡介
山楂采摘後應盡快加工,或采用砂藏法、坑藏法,並控製溫度、濕度和通氣條件,以減少山楂營養成分的損失。山楂可製成各種食品,如山楂糕、山楂酒、山楂醬,還可以製成罐頭、蜜餞、菜肴等。
趣聞軼事
晚清時期,吃慣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後對山楂特別有興趣。當時作為貢品,隻有皇宮禦廚院內才調製山楂糕。慈禧變著花樣吃著、品著,竟吃上了癮,而且還百吃不厭,並親賜山楂糕名為“金糕”。現在“冰糖葫蘆”、“金糕”等,已成為中國特色名點,名揚海內外。
專家提醒
山楂雖是佳果良藥,但不宜過多食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多食耗氣,損齒,易饑,空腹及羸弱人或虛病後忌之。”此外,下列幾種人不宜多食山楂:一是孕婦,山楂有破血散瘀的作用,能加速子宮的收縮,孕婦過食山楂易導致流產。二是兒童,小兒脾胃較弱,過食山楂會損傷胃,降低消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而引起消瘦等。三是胃潰瘍患者,患者胃中經常保持較高的酸度,會損傷胃黏膜,不利於潰瘍的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