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紅棗益氣生津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紅棗,又名大棗、幹棗等,為鼠李科植物棗樹的果實。棗原產我國,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栽培,但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五省產量最高,品質最好。

棗樹品種很多,按果實用途可劃分為製幹、生食、加工三種。①製幹品種,即曬成紅棗的品種,特點是果肉厚,含水量低,含糖量高,製幹率也高。②生食品種,一般稱為脆棗,特點是果皮薄,肉質脆嫩、多汁,含糖量高,味甜或稍酸,適用於生食。③加工品種,一般指的是適用於製蜜棗或棗脯的品種,特點是果型大而整齊,少汁,含糖量低,肉厚,肉質疏鬆,皮薄,核小。

適宜範圍

紅棗性味甘溫,有養血補肝、益氣生津、健脾和胃、滋腎安中等功效。紅棗還是一味防治高血壓病的妙品。《神農本草經》認為,紅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名醫別錄》記載,紅棗“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唐代食療專家孟詵說,紅棗“主補津液,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名醫李杲認為,紅棗“溫以補脾經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生津液”。

現代視角

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紅棗確實具有防治高血壓病的作用,以紅棗幹品每100克食部為例,含鉀量高達524毫克,含鈉量僅為6.2毫克。臨床觀察資料表明,經常服食紅棗煎劑有助於降低血壓。在每年鮮棗上市的季節,食用鮮棗會有更好的效果。紅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每100克紅棗食部含維生素C高達243毫克,這在果品類食物中是極少見的。而且,含維生素P(即蘆丁)極高,為眾果品之冠,所以,紅棗又有“蘆丁幹果”的美稱。維生素C和維生素P有改善人體毛細血管的功能,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且紅棗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P具有結合態勢,可協同發揮作用。

相關信息

臨床研究發現,紅棗中含有蘆丁等成分,不僅可有效地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並且可降低血壓。對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來說,經常服食紅棗不僅有助於降低血壓,而且可以防止高血壓腦病、腦出血、中風的發生。

用法簡介

紅棗的食法多種多樣,可以煮紅棗湯、熬紅棗粥,還可做甜羹、包粽子、蒸糖糕和八寶飯等。應根據不同甜食的需要和製法,來選用紅棗或小棗。紅棗肉鬆易爛,宜急火少煮,小棗肉質堅實,宜小火多煮。愛喝湯的宜用紅棗、愛吃棗的宜用小棗。蒸糕的用紅棗,熬粥的用小棗。紅棗還可以作菜,廣東、海南人煲湯,喜歡放幾個棗作佐料。

專家提醒

紅棗性甘溫,凡熱證、實證,如胃脘脹滿、濕盛痰熱、胃酸過多、積滯、齒痛等,均不宜食用。也不宜一次服食過多,多食則損脾髒,助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