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控製鈉鹽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食鹽過多,有損健康,特別是高血壓病患者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鈉在體內可以引起體液,特別是血容量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心髒負擔加重。據調查發現,吃鹽量大的人群中,患高血壓者占10%;吃中等量鹽者高血壓發病率占7%;吃鹽量極少者高血壓發病率不到1%。因此,高血壓病患者不宜吃鹽過多,就是血壓正常人也不宜食用過多的食鹽。一般每人日吃鹽量4~6克為宜。

醫學解析

高鹽(高鈉)攝入能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同時可導致細胞水腫、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管腔狹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

高鹽攝入能使血管對兒茶酚胺類縮血管因子敏感性增強,同時還能增加血管壁上的血管緊張素受體密度,導致血管過度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

高鹽攝入引起的鈉瀦留能使細胞內鈉增加,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上升。

實施方法

減少烹調用鹽量。

盡量少吃醬菜等類鹽醃食品。

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在5克以下。可在菜肴烹調好後再放入鹽或醬油,以達到調味的目的。也可以先炒好菜,再蘸鹽或醬油食用。

在注意減少鈉鹽的同時,應注意食物中的含鈉量。蒸饅頭時避免用堿,改用酵母發麵,有利於高血壓病患者。

深度閱讀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研究人員把這些人分成三組,分別是高鹽、中鹽和低鹽食品。把每天攝入的食鹽量降低到1500毫克後,可以看出血壓有所下降。結果顯示:在那些患有高血壓的人中,這種低鹽低鈉食品與降壓藥物的效果一樣,甚至還要好於降壓藥物。研究人員指出,要恢複正常的血壓並減少患心髒病的危險,需要長期的健康飲食,再結合低鹽飲食才能做到。

營養學界的研究結論顯示,人體每天食用2.2克鹽即可,即便存在個體差異,每日3克也足以滿足需要。遺憾的是,目前全國人均食鹽日攝入量為13.9克,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天5克的食鹽攝入量,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高血壓發病人數每年淨增300萬,治療耗資年均300億元,而進一步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更是耗資3000億元。

專家提醒

每日鈉鹽攝入量控製在4克以內,收縮壓與舒張壓各下降5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