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控製體重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肥胖與高血壓關係十分密切,可作為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之一。肥胖者減輕體重可使血壓下降,頭痛、水腫、蛋白尿和呼吸困難等症狀都能得到緩解。而當體重增加的時候,血壓往往也會增加。研究發現:對高血壓病人來說,減輕體重是降低血壓的一種重要手段。

實施方法

限製高熱量飲食的攝入,控製脂肪及蛋白質的攝入,更不宜食用動物內髒及其他高膽固醇類食物(大油、鬆花蛋黃、豬腦、肥腸等)。植物油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替代動物脂肪。營養過剩的肥胖兒童與過度地進食高熱量食物有關。超重的肥胖兒童,多不喜愛運動,活動量小,喜食肉類。多食少動的後果是出現血壓升高。研究表明,肥胖的青少年體重若減輕4.5千克,可使血壓下降10毫米汞柱。

應結合年齡、工作、學習、活動量大小等情況,決定每日飲食的總熱量。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適當分配一定比例的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肥胖高血壓患者每日總熱量應加以控製。

選擇一些高纖維的食品。高纖維的食品可以增加飽脹感而熱量卻很少。不僅如此,它們還是維生素的重要來源。粗纖維食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宜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莖、葉粗纖維蔬菜,如芹菜、白菜、蘿卜等。

進行適量體育運動,每天進行30分鍾的運動,有助於控製血壓和維持心髒的健康。運動的強度應該適中,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多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養成散步的良好習慣,不宜飽餐後躺在沙發上長時間看電視。

專家提醒

在控製飲食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切忌急於求成。不可過於依賴各種減肥食品、藥品,更不可盲目減肥,認為體重越輕越好。否則會發生營養不良、頭昏眼花、四肢無力,致使體力活動減少,不但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反而會增加體重。在減少主食時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以增加熱量消耗,提高減肥效果。

控製體重要長期堅持。如果減肥後停止控製飲食,體重會很快恢複到原來水平,甚至更胖。同時,還應長期堅持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減肥效果。

肥胖導致高血壓亦呈年輕化的趨勢。青少年應未雨綢繆,及早樹立起預防意識並付諸行動。這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