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章 高血壓伴心髒病藥物治療(1 / 1)

必備知識

高血壓合並無症狀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降壓治療,應選擇ACEI和β受體阻滯劑,注意從小劑量開始。

有心力衰竭症狀的患者,應采用ACEI或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聯合治療。

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選擇鈣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

醫學解析

較年輕的患者應將血壓控製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老年患者應將血壓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醫師答疑

什麼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髒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係列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心慌、發紺等。臨床分型方法多樣,按病程可分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還需要降壓治療嗎?

急性心力衰竭發病開始可有一過性的血壓升高,此時可以使用降壓治療降低血壓。病情如不緩解,血管內液體滲入肺組織形成急性肺水腫,可使用利尿劑治療。利尿劑通過利尿、擴張靜脈,有利於減輕肺水腫。

注意事項

若是高血壓引起的單純左心室肥厚,降壓藥長期使用後均能不同程度地使之逆轉,其中以ACEI和ARB療效最好,鈣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次之,利尿劑基本沒有逆轉作用。

若合並有氣短、下肢水腫、咳泡沫痰等心力衰竭的表現,首選ACEI或ARB和利尿劑。對慢性心衰患者原則上利尿劑應長期維持,水腫消失後,應以最少劑量無限期使用,但不能以利尿劑作單一治療。

傳統觀念認為β受體阻滯劑禁用於心力衰竭,但因其具有抑製交感神經興奮性,可明顯降低死亡率。故臨床可謹慎使用。應待心衰情況穩定後,先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適量長期維持。症狀改善常在用藥後2~3個月才出現。特別要注意避開禁忌證方能使用。

專家提醒

電解質紊亂是長期使用利尿劑最容易出現的副作用,特別是高血鉀和低血鉀均可導致嚴重的後果,應注意監測。ACEI有較強的保鉀作用,與不同類型利尿劑合用時應特別注意。

近年來國外已有不少大規模臨床試驗均證明,即使是重度心力衰竭,應用ACEI也可以明顯改善遠期預後,降低死亡率。提早對心力衰竭進行治療,在心髒尚處於代償期而無明顯症狀時,即開始給予ACEI的幹預治療,是心力衰竭治療方麵的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