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3 / 3)

可是這種幾率太低了,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份勇氣。人心不齊,隻要有幾個國家帶頭站了隊,剩下的都隻能跟著站隊。

局勢對不列顛已經非常危險。一旦操作失誤,那麼站在不列顛對麵就不僅僅隻是神聖羅馬帝國,而是整個歐洲世界。

財政大臣阿斯奎斯:“爵士,歐洲各國都是牆頭草,他們的立場從來都不曾堅定過。

因為地緣政治的緣故,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和神聖羅馬帝國比。

純粹依靠政治手段,我們未必會落入下風;可是維也納政府一旦采取軍事手段,直接進行武力威脅,我們就很難同他們競爭了。

除非我們能夠拉攏俄國和西班牙,隻有他們兩國一起牽頭,歐洲各國才有可能頂住維也納政府的壓力。

考慮到我們同俄西兩國的關係,我不認為現在能夠把他們拉過來。若是能夠讓他們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那就是上帝保佑了。”

不是阿斯奎斯悲觀,實在是前麵幾屆政府太坑了。隻顧自己逍遙了,給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太大。

沒有辦法,不列顛的世界霸權就是踩著西班牙上位的。十年前的菲律賓戰役中,西班牙又被不列顛的小弟禍害不輕。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中間還有一個直布羅陀海峽主權之爭,西班牙政府除非集體腦子進水,才有可能跟著他們混。

英俄關係更不用說了,印度問題是雙方解不開的死結。現在的日俄戰爭,也是舊仇之上添的新恨。

即便是沙皇政府對神羅忌憚萬分,可要是讓他們砸鍋賣鐵援英,那仍然是不可能的。

沒有人領頭,做慣了牆頭草的歐洲各國,自然不可能跳出來和神羅對著幹。

當然,還有一個北歐聯邦可以忽悠,這位也有實力保持中立。

可惜這位在政治上的號召力有限,當不了帶頭大哥,更不敢去當這個大哥。

歐洲世界指望不上,沒有人願意在這種時候當打手,想要贏得同神羅之間戰爭,自然是難上加上。

……

戰爭終歸還是要靠軍方打的,對文官們的抱怨,坎貝爾隻能假裝聽不見。

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戰爭有困難、不好打,難道就能夠不打了?

真要是現在停下戰爭腳步,估摸著維也納政府就要樂瘋了。啥都不要幹,拖上個十年八年,霸權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海軍部有什麼計劃?”

戰略不夠,戰術來湊。既然綜合國力拚不過,那就隻能讓皇家海軍爆發,繼續為不列顛創造奇跡。

隻見海軍大臣斯溫丁拿起一根指揮棒,走到懸掛的世界地圖跟前說道:“神聖羅馬帝國的海軍主力雖然龜縮在地中海,但是海外仍然有幾支分艦隊。

雖然這些艦隊中主力艦很少,但是艦隊的噸位數量卻不低,差不多占據了神羅海軍總噸位的百分之四十。

在無法誘使敵軍主力決戰的情況下,海軍部計劃先解決這些海外的麻煩。

其它幾支艦隊都不值得一提,主要是奧屬南洋艦隊和中美洲艦隊。不但有無畏艦充當旗艦,其它附屬軍艦也是新式軍艦居多。

這些軍艦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跑得快。

顯然,敵人這是早有準備。企圖在戰爭爆發後,利用這些高速軍艦襲擊我們的商船。

我們計劃在戰爭爆發後,立即動手襲擊敵人這兩支分艦隊,提前消除貿易線上的威脅。

在這方麵日本人就幹的不錯,先後偷襲成功了西班牙、遠東帝國、以及俄羅斯,我們完全可以效仿。”

節操是不存在的,隻要能夠贏得戰爭勝利,斯溫丁不介意打破慣例一次。

反正史書是由勝利者寫下的,隻要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所有壞規矩的行為,都可以被洗白。

先動手幹掉敵人的分艦隊,總好過等戰爭爆發後,被敵人襲擊商船的好。

作為海盜起家的皇家海軍,對這些業務太熟悉不過了。以至於粗略一看,斯溫丁就明白了維也納政府的打算。

若是放任不管,恐怕戰爭剛剛爆發,不列顛的海上貿易線就要遭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