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殘酷的,在激烈國際競爭中,更是容不下半點兒溫情。
為了自家的利益,沙皇政府果斷的選擇拋棄歐洲各國,一時間馬德裏是風起雲湧。
不管再怎麼沒落,作為列強守門員的西班牙,都是一個歐陸大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作為世界老三的俄國人不肯出頭,自然就順延到了老四西班牙的頭上。
雖然西班牙的第四強國之稱,有些名不副實,可是架不住競爭者們不給力。
在矮子裏麵挑高個子,曾經牛逼過的西班牙王國,還是比從來都沒有牛逼過的日、美更受外界認可。
不光是歐陸各國在鼓動西班牙出來領導“不站隊運動”,就連不列顛、合眾國等國也在後麵敲邊鼓。
一夜之間,西班牙人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天命所歸的年代,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
不同於經濟上深度捆綁的俄羅斯帝國,神羅對西班牙的滲透相對有限,遠遠做不到影響政府決策的地步。
伴隨著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英國人都改變了策略,從拉人上船改為了鼓動各國保持中立。
現在想要他們站隊的,實際上也就神聖羅馬帝國一家。理論上來說,隻要抗住了來自維也納政府的壓力,不站隊運動就成功了。
如果西班牙政府有野心的話,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隻要操作的好,西班牙完全有可能在各國的支持下成為歐洲第四極。
作為一個大國,野心肯定是有的。遺憾的是野心需要實力做支撐,西班牙不具備成為第四極的實力,縱使有各國支持也不行。
事實上,西班牙政府想不頭腦清醒都不行。歐陸各國明麵上在鼓動他們出頭領導“中立運動”,暗地裏卻不斷的同維也納政府勾搭。
其他國家姑且不論,撒丁、比利時、托斯卡納……這些神羅一手扶起來的小弟也跑來參加“中立運動”,確定不是過來搗亂的?
萬一自己這邊剛出了頭,下麵的這幫小弟就跑去站了隊,豈不是悲劇。
這種事情並非沒有可能,別看現在的“中立運動”聲勢浩蕩,實際上真心參與的根本就沒有幾個。
很多沒有選擇、必須要站隊的國家,都是跟著瞎起哄、湊個熱鬧。
現在跳出來鬧騰,主要是為了刷一下存在感,增強自己在老大心目中的印象,以便賣上一個好價錢。
真正迫切想要“中立”的國家,也就荷蘭、北歐聯邦等一些臨北海的國家,擔心自家變成戰場。
對更多的國家而言,神羅和不列顛之間的戰爭,對他們的影響並不大。
雖然海外進出口貿易要受影響,可是他們本身就不是什麼海貿大國,受到的衝擊相當有限。
最最關鍵的是所處的地理位置,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們必須要站隊,就連支持誰都提前幫他們選好了。
站隊方向確定了,該以什麼樣的姿勢去站隊,同樣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伴隨著風起雲湧的國際局勢,外交博弈還在繼續進行中,不過這已經不是弗朗茨關心的重點了。
英奧之間的霸權爭奪,歸根結底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若不是雙方的國力拉開了差距,神羅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起挑戰。
維也納宮,從弗朗茨那一臉認真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他手中的文件一定不同尋常。
半晌功夫後,仔細看完文件的弗朗茨大帝,緩緩開口道:“既然三代大型商船已經完工,那就盡快交付航運公司使用。
現在局勢緊張,戰爭一觸即發。我們必須要爭取在戰爭爆發前,盡可能的向殖民地搶運戰略物資。
空出來的六個船台,全部上馬超級戰列艦。等這些物資抵達殖民地後,再對外公布消息。
另外,潛艇編隊也可以出發了。雖然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爆發,但是提前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
毫無疑問,這裏的“三代大型商船”,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商船。
如果隻是純粹的商船,縱使性能再怎麼優越,也不至於令弗朗茨大帝這麼緊張。
尤其是在軍備競賽這種關鍵時刻,商船還能夠和戰列艦搶船塢,那就更不正常了。
不正常歸不正常,但是明麵上這些大家夥確實是商船。不信你看,現在這些商船還拉著貨物往外跑。
莫說是情報人員搞不清楚狀況,就連維也納政府中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
“戰略欺詐”,明顯不對勁兒啊!都到了現在這種地步,不全力以赴造軍艦,萬一真打了起來,那是要吃大虧的。
摸不著頭腦就摸不著吧,反正弗朗茨也不可能去解釋。為了保住秘密,航母偽裝成商船的事情,一共就那麼有限的幾個人知道。
即便是內閣成員,也不是全部知情,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從一開始立項,就走的國企訂購商船路線,根本就沒有經過財政撥款,更和軍費扯不上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