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國家投降,或許有一線生機;合眾國一旦投降,等待他們的命運就是再次被拆分。
私底下的接觸失敗,就是最好的證據。若不是準備對合眾國下狠手,維也納政府也不會直接要求無條件投降。
從這方麵來看,大洋聯盟的其它成員國,實際上也是被合眾國給連累了。
沒有這個大boss,小國根本就不值得維也納政府專門針對,放過也就放過了。
或許是羅斯福罵得太難聽,又或許是為了軍方保留最後的顏麵,國務卿梅爾喬開口道:“總統閣下,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追究責任也於事無補,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處理後續問題。
將神聖羅馬帝國趕出美洲的戰略不容動搖,盟友的力量靠不住,我們必須要自己想辦法。”
忽悠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各國政府也不是傻子,早晚都會反應過來。
明白了維也納政府要真針對的隻是合眾國,大家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就算是各國政府反應遲鈍,維也納政府也會在適當的時機提醒,引導各國政府做出正確選擇。
“打不贏,就加入”,並非什麼丟臉的事,真正丟人現眼的還是一錯再錯。
距離盟友背叛,中間隻差一個消息。但凡是確定大英帝國要戰敗,各國立即就會選擇割肉止損。
退出也就罷了,最怕的是這些國家還倒戈相向,再捅合眾國一刀。
在這方麵,維也納政府是專業的,最擅長把敵人的小弟變成自己的小弟。
轉移了話題,軍方代表卻不敢接話。靠自己的力量簡單,問題是真的打不贏啊!
國內最精銳的部隊都派了出去,結果連西班牙人的古巴都沒有拿下來,更何況要麵對更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合眾國就奈何不了神羅的殖民地了。隻要有足夠的時間,靠國力也能夠拖死神羅在美洲的殖民地。
大家現在之所以犯愁,就是因為時間不允許。霸權戰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一個不好大英帝國就沒了。
沒有了英國老大在前麵遮風擋雨,僅憑合眾國自己的力量,可沒有同神聖羅馬帝國對抗的實力。
有了中美洲這片立足之地,即便是有茫茫大洋相隔,也不能阻礙神羅的力量投放。
盡管這個力量投放,不可能是全部,甚至連五分之一都難。
可是美軍不經打啊,對上神羅的兩層軍事力量,他們還是沒有底氣。
尤其是敵人擅長呼朋喚友,就連牛逼哄哄的不列顛都陷入了被圍攻的境地,換了合眾國搞不好參與圍攻的國家還會更多。
見到這一幕,羅斯福總統內心的火氣更旺盛了。隻不過軍方不爭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再罵也無濟於事。
合眾國武運不昌,也是有曆史緣故的。前來合眾國的移民,本身就是為了躲避歐洲戰亂才來的,天然的反戰人士。
尤其是南北戰爭之後,反戰思潮更是深入人心。為了民眾手中的選票,議員們紛紛迎合名義,化身成了反戰人士。
戰爭期間崛起的軍方力量,很快就被政客們打壓了下去。不光壓縮了軍隊編製,國會議員們甚至吝嗇的連將軍軍銜都不舍得發。
在這種背景下,軍方固然變成了乖孩子,可是乖孩子不擅長打架啊!
包括這次戰爭,民間也是反戰的呼聲更高,如果不是國內的大資本家近乎一致的支持,合眾國根本就不會參與進去。
“軍方就沒有計劃麼?”
迎接著羅斯福那銳利的目光,確定這次躲不過去了,馬蒂亞斯準將硬著頭皮回答道:“敵人在中美洲經營日久,甚至還派出了皇子擔任總督,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神聖羅馬帝國統治殖民地,采取的是最古老的分封製。在這一體製之下,分封的貴族都有大量的私軍。
目前這些貴族多是第一代,都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悍將。雖然已經退役,但是他們仍然在預備役中擔任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