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2 / 2)

其後不興兵革,下太平,市井繁榮,百姓殷富。

正是在這樣的太平中,東方鬼域興起了鬼國,北方的妖域興起了妖國,西方的魔域興起了魔國,南方的靈域也建立了靈國,還有不少民族和帝國傳承自己的曆史,堅守原有邊界,漸漸形成固定的疆域,但四域還是被修行界占據了大片土地,除了靈國,其他大國與大唐相比,幅員更加廣闊。幾百年間,四域周邊國家雖然不敢覬覦大唐,可卻不斷地相互攻伐吞並,戰火頻仍。

明宗皇帝在位六百年,方得一子,名曰李澤,立為太子,又八年,明宗皇帝傳位於太子,曰德宗皇帝,其後入上京龍門山修行,不複現身。

德宗皇帝受四域立國體製影響,決心還政於民,設軍機、民紳、法平和政務四院,著軍相、民相、法相和政相分屬,以首相統領。設農業、工業、商業、教育、科技、空、傳媒、賦稅、內保、外安等十九大部,專司下大事,由十九位部伯分別勾當。除軍機院直接由皇室血親殺王統領外,皇室還設立衡院,由衡王、殺王和廉王,率領十三位民侯,監督巡視帝國各地各級,以保障下的公平公正。民侯多為帝國各地推舉出來的德高望重之人,軍侯不插手政務。由於皇帝不再直接管理下事務,皇權漸漸成為民主民權的象征。

在大唐帝國,如果最有權勢的人,無疑是三王五相和九位軍侯,其次就是十三位民候和十九位部伯了。德宗皇帝最大的進步,是打破了祖製,王爺、軍侯和民侯雖然仍然由皇帝敕封,但已經不限於李姓,也不再世襲,這就意味著進入帝國核心的機會,同樣屬於山野草民。德宗皇帝還開啟了四相民選的先河,除軍相為皇室親王兼任外,首相、民相、法相和政相均為民選,十九位部伯由首相任命,李清風就是民選的第一位首相,民選四大相和十九部伯都限製了任期和連任次數,但後來德宗皇帝醉心於修行,加上阻力重重,民選沒能徹底實施,在各世俗宗派的推動下,州鎮兩級已普遍實行民選。

德宗朝大唐與四域關係日漸緊張,特別是近百年來,大唐與妖域和魔域之間,爆發上千場大大的戰爭,而靈域與鬼域,也常有規模入侵。

將近一個甲子的時間,整個大唐帝國,都以首相李清風為主導。在以李清風首相為主導的大唐政權穩定之後,德宗皇帝大都呆在龍門山修行,不再幹預朝政,甚至在三十年前絕跡塵世。直至十年前,德宗皇帝才再度現身,將一個一歲多的女嬰送入皇宮之後,又飄然離去。後來在皇室的昭告中,人們才知道,這個女嬰名叫李元如,是德宗皇帝嫡女,號元公主。

大地飛升之後,經曆了一千多年的和平與發展,現在大有星係地星的文明和科技水平,在很多方麵,已經遠遠超越太陽係的地球。大唐雖然有槍炮導彈和汽車飛艇,可人們仍然熱衷於劍道和修行,這不僅能超越科技所能達成的最高目標,還能讓人們不斷突破生命的極限,甚至悟道成神成仙。

修行到一定的程度,無論是一柄劍,一縷元氣,還是一道目光或神識,都可以實現遠程攻擊,身體也可以實現比高科技飛行器更快的遠距離瞬移。在大有星係,修行有人、神和仙三界,人界達到氣境,可以延年益壽,魂境可以活到兩百歲,靈境可以活到五百歲,達到道境,甚至可以活到一千歲,如果悟道成功,進入神界,就有可能活一萬年,在神界修行如果能登仙界,就能與地同壽。讓壽命無限延長,是修行者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