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貝爾向廠子的後方走去,雷諾來到一間庫房見。
進入庫房,雷諾看到一片巨大的遮雨布。
老貝爾對雷諾做了個手勢,示意他上前把遮雨布扯下來。
雷諾有些猶豫,但是老貝爾的眼神鼓勵著他。
他終於走上前去,扯開雨布,在看到雨布下的東西那一刻,雷諾幾乎一眼就愛上了這件作品。
這是一件通體閃著銀色光澤的機甲,高約八米,機甲上還刻著精美的花紋,看起來象一具藝術品而多過象一件殺人利器,最令人驚訝的是在它的背部竟然還有一對翅膀。
“銀翼使。”老貝爾。
“它的名字?”雷諾問。
老貝爾點點頭。
雷諾走過去,看著這具機甲,喃喃道:“我從沒見過這種型號的機甲,銀翼使,這名字真好。”
“這不是型號。”老貝爾回答。
“什麼?”雷諾驚訝轉頭。
老貝爾看著銀翼使,目光中泛出一絲悵惘:“它是一台個人機甲。”
“個人機甲?你是……”
“對,不是那種大規模生產的機甲型號,而是根據個人需求生產的私人機甲。”老貝爾回答。
老人歎了口氣,找了處空地坐了下來。
他對雷諾招招手:“過來,夥子,讓老頭我來給你講講我過去的故事。”
雷諾走過來,坐在老人的身邊,開始聽老人講過去的故事。
原來貝爾年輕時,也曾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機師,不僅如此,他還有著自己的機甲公司。他不僅能夠維修機甲,同樣也能設計機甲。
在很早的時候,貝爾就認定,機甲的發展必然要走上個人化,定製化的道路。
正因為這個原因,在很早的時候,貝爾就開始進行機甲個人化的研究。
眾所周知,產品戰略上的轉型,對一家公司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
好的轉型可以讓一家公司一飛衝,失敗的轉型則可能從此萬劫不複。
在機甲定製方麵,貝爾屬於極少數的吃螃蟹者,早早走上了這條道路。
必須承認,老貝爾的研究其實還是頗具誠效的,他很早就設計了一套根據個人戰鬥習慣定製機甲的生產體係,隻要市場氣候得以形成,很快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定製化生產。
但是機甲用戶的最大訂單提供者,軍方卻拒絕了這一嚐試。
失去軍方訂單無疑使得貝爾的公司遭遇了迎頭一棒,盡管如此他並不認輸,轉而將注意力投向民間機甲,希望能先在民間闖出一番地來,而且民間也是最容易接受個人定製的。
但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打破了貝爾的計劃,也使他的公司走入破產邊緣。
“發生了什麼事?”雷諾問。
老貝爾沒有話,隻是深深歎息了一聲。
他搖搖頭:“公司破產了,所有的資產都被變賣,這台銀翼使,是我當時剩下的唯一一件沒有被用來抵債的定製作品。它曾經的主人沒有取走它,而是留給了我。我已經老了,已經開不動機甲了,就這樣把它一直放在這裏。”
他的眼眶微微有些濕潤,似是想起了什麼久遠的回憶,聲音也變得低沉起來。
過了一會兒,可能是重整了自己的情緒,老貝爾:“唉,年紀大了,人已變得容易傷感起來。都過了這麼久的事,還有什麼可的。總之呢,這台銀翼使也算是我的一件收藏。當初定製這台銀翼使的人,個頭和你差不多,應該適合你。去吧,去試試。”
雷諾大喜,忙爬進銀翼使的駕駛艙。
一進入駕駛艙,雷諾立刻感受到了這台銀翼使不一樣的地方。
傳統的機甲操作是由神經元線連接人與機甲進行操控,一百四十八個神經元分別代表人體一百四十八個重要部位。而操作者主要通過控製自己的身體來控製機甲,神經元會把操作者對自己身體的控製準確傳達到機甲上,從而形成機甲的快速動作。
正因為這個原因,其實操控機甲是一件極簡單的事,就象控製自己的身體一樣。
駕駛員真正訓練的不是如何讓機甲動起來,而是如何去適應機甲——通過神經元操作機甲對身體是極大的負擔,需要鍛煉與適應;
如何去精確操作機甲——機甲相當於外延的身體,身體突然變大許多倍,自然需要重新適應,真正優秀的機甲駕駛員能用機械手拿起一個玻璃杯,而新手就是走上一步路都會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