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弱點十足的對手(2 / 3)

因為雙方的設備都是化學元素構成的,而在液態水存在的星球表麵,雙方的電子設備在都是納米級別的電子芯片,至於外殼都是複合材料。或許有剪稠液體做成的裝甲。

至於更高端的技術,比如重核元素為能源的武器,由於重核元素必須要在體極端環境下生成,星球上的碳基生命想要搞出來,可以用巨大的工業設備體係通過能量轉換。不過這就不是廉價的消耗品了。

現在高靈世界失去了任迪的重核元素供應,而鐵塔這邊科技樹和工業鏈還沒有展到那個地步。所以雙方用液態水星球可以大量製造的材料,以及穩定性非常好的電子設備在打這場戰爭。

自鑒會這邊,空上是隱身無#人機大隊,地麵上是度裝甲火力。各不相同的履帶自走炮,輪式裝甲車,坦克組成的重裝軍團,以及多足機械蜘蛛,巨型昆蟲等各種各樣的武器設備。

而四級文明這邊重甲機械化的風格更加明顯一點。有人戰機,有人戰車,坦克,以及火箭飛行戰士。因為每件兵器裏麵都有人,所以每件兵器的風格比自鑒會的同作用兵器偏向於重金屬化。

自鑒會的蜘蛛機器人用三八大蓋結構的狙擊槍每一次射擊,整個結構在反推力,柔性的搖晃了一下。讓人一眼就看出,這個機械蜘蛛的主結構不是重金屬,而是塑料,鋁合金,玻璃鋼組成的輕便複合材料。

而自鑒會這款機器人。在戰場上就是消耗品,和他對抗的臨士兵,這猶如電影機械戰警裏麵半機械人一樣,全身披著厚實的鋼鐵。每一個臨士兵都至少交換了二三十個自鑒會的蜘蛛機器人。很顯然自鑒會的蜘蛛機器人的設計思路並不是以質在地麵上取勝。

而是配合空體係在地麵上存在,在一處城市廢墟上兩千多的臨士兵勇猛在地麵廢墟上奔跑,拿起槍對著至少三萬機械蜘蛛區域動了衝鋒,整個衝鋒非常勇猛。

臨的士兵非常興奮,一子彈打在地麵上濺射的碎石粉末,在地表隨風形成了灰塵牆幕。智能輔助係統在他們的耳邊播放著重金屬搖滾音樂,三十多種藥物注射到了體內,讓全身充滿了力量,仿佛自己無所不能,子彈撞擊在胸甲上,劇烈衝擊讓自己身形頓了頓,然後立刻爬起來動了無畏的衝鋒,其他隊友的通訊中頻繁出“殺殺殺”嚎叫。整個氣氛節奏是一場狂歡。

然而狂歡結束了,被四十三艘,形狀和三角形b一樣的轟炸型無#人機終結了。這些無#人機對著地麵投擲了精確製導炸彈,精確製導炸彈準確到達戰場上空,然後分散了一個個技術模塊,五秒之上千枚型子炸彈接連不斷的從而降,覆蓋了長三公裏寬五百米的橢圓戰場。

然而轟炸過後,緊接著一批機體是菱形的無人武裝直升機,掠過戰場,開啟了紅外探測,對地麵上的參與目標,用型導彈,進行了點射,具體多呢?茶杯粗,人手臂一樣的長的導彈。

自鑒會的戰爭畫風和臨的畫風是不一樣的。無#人機蜂巢戰爭是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對裝備進行維護調整,現在自鑒會在前線的士兵都是高學曆的工程師。他們不直接參與戰鬥,他們所有的軍事訓練以保護自己生存,完成設備在戰場實際表現記錄為主要目的。

在這場戰爭中,設備在戰場上有任何水土不服,都要反饋。比如蜘蛛機器人在泥濘地麵上,容易插進去機械腿拔不出來,那麼工程師在前線看到,就要反饋提出加一個鴨子腳蹼的設計。而在冰川作戰環境下,蜘蛛機器人的足結構則是要實驗那種冰錐防滑更有效率。

要是沒有前線的工程師士兵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蜂巢機械化戰爭,根本無法適應戰場。自鑒會的無#人機戰爭終究是人在操作無#人機在戰爭。作戰機器,在士兵的操作下更好的適應戰場。

而臨那邊則是把人當成機器在戰爭。以剛剛的那場規模戰鬥為例。就可以看出,臨的士兵在遵循著機械程序的判斷戰爭。機械程序判斷戰場有利於自己一方。馬上給所有臨士兵開興奮劑,播放高昂的音樂。然而這些臨的士兵為了爽,一個個沒腦子,按照機械程序判定的優勢跳出來豬突衝鋒。一個個都充分代入了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氛圍,感覺自己無所不能。殊不知機器程序的判斷程序被鐵塔這邊套路了,先是示敵以弱,誘敵深入,然後在用火力徹底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