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軍官學院開學,孫楊從前線調回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士兵,正是這軍官學院的第三屆學員,他們最高年齡不到5歲,最低年齡18歲,平均年齡隻有歲,他們有血性,不過,他們的責任和夢想都需要軍官學院來賦予,這是軍官學院的職能,也是孫楊獲得優秀軍官的最直接渠道。這些士兵全部都是一級上等兵,孫楊準備用他們組建第四師團,建立一個全新的騎兵師團,並在他們這裏做現代軍事製度的正式推廣。
武威軍製將有最基本的:
五個5人隊組成5到7人中隊;
三個7人中隊組成84人大隊;
五個84人大隊組成40人縱隊,縱隊獨自設立一營,最高軍隊指揮官為營長;
三個營組成一個團(16),另外再附加一個警備中隊、一個醫療中隊、一個一級兵弓弩中隊以及兩個後勤大隊,共1515人;
師一級,除直屬第一師團編有七個團外,其餘師團各編製六個團,各師團另有配備專門的護送糧食的編隊一個團。騎兵團編製翻倍。
“全體都有,立正!”孫楊站在軍官培訓學院的大操場上,這次的開學儀式有些不同。
“稍息!”整個校場上的目光全部投注到了孫楊身上。
孫楊發表了一段簡短的致辭:“和平時期的我們,都隻是一個普通的軍人,請記住你們當下的身份--軍人。”孫楊頓了頓,繼續道:“戰爭來臨時,我們就是身後親人最堅實的依靠,也是整個民族的希望,這是諸位的責任。”孫楊嚴肅地看著台下的上百個青年,這些人都將是新組建第四師團的骨幹,容不得孫楊不重視。
見沒有人話,孫楊隨意地笑了笑,又道:“最重要的是,親人是我們必須要去守護的;國家的利益是需要我們去維護的,但若是民族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脅。那麼,民族的利益就應當高於一切。我們都是軍人,軍人的最終使命不是保家衛國,而是保證我們這個民族的延續,我們這群人後代的延續。今,我之所以來致辭,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漢民族的生存已經受到了威脅,漢室的統治即將奔潰,羌部就在我們周圍,而且是數倍與我們,我們的職責是守護我們的民族,守護我們的家人,請問,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戰、戰、戰”這群青年軍官的目光始終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們將最崇高的敬意投注到了他們稱之為校長的人身上,這個人就是他們現在的領袖孫楊。聽到士兵們發自內心的呐喊,孫楊知道,自己已經在這群人內心深處拓印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自己的初步目標已經達到,這群人將來都會是自己堅實的基底,執著的追求者。
三個月的訓練很快過去,第四師團也完成了初步建立,這個寄予了孫楊最高希望的師團一直都沒有師團長,他們現在完全獨立於原有的三個師團,他們有著自己的信念和學院賦予的責任以及夢想。而重組的第一師團師團長已經由孫楊親任,副師團長葛雲,第二師團師團長由阿四擔任,副師團長司徒凡;第三師團師團長由李煜兼領,副師團長暫無,師參謀賈詡,第三師團也是唯一一個設立了參謀的師團。
軍隊的建設到此已經告一段落,為了有一個堅實的後方,第二師團所屬六個團分出了四個團去守備武威郡各處險要,姑臧城隻留下了兩個團,這就有些不足了,孫楊不得不開始啟用第四師團,而這個師團的師長人選,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孫楊手下人才並不多,李煜、老五、老六都已從政,七化名‘七姑娘’,加入了錦衣衛,做了賈詡的副手,孫楊手下的人手頓時就不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