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迎戰漢軍(1 / 2)

作為隻為孫楊一人服務的特一旅旅長李默,他在接到命令之後二話不,立即就率軍出城,與阿九一同圍攻周慎,不一日,周慎不敵,隻能是扔下了五千步兵,率三千輕騎狼狽地逃往了北地。

皇甫嵩曾經在北地做過太守,他在北地之時,北地郡被他治理的還不錯,隻是在中平元年,北地被北宮伯玉攻占過,並占據了有一段時間,而後,在今年又被孫楊攻破過,底蘊還存不存在,能不能夠供養起周慎的三千輕騎,這還是一個問題,阿九在充分地考慮了關中局勢之後,決定暫且退兵,返回長安。

周慎算是漢室在關中的最後一股勢力了,他一跑,關中便是徹底的歸入了長安,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對孫楊的進攻毫無抵抗能力,三地太守眼看著孫楊將其納入自己的後花園,卻是無可奈何,想要學習袁遺,卻也沒有那個膽魄,最終,三郡太守紛紛掛印離去,給孫楊留下了一個空殼。

關中既定,孫楊派特一旅駐紮在郿縣、街亭一帶,防止周慎南下,特一旅第一團駐守郿縣;第二團接替了404團防務,駐守街亭,404團重新歸於第四師團建製;第三團守祖厲。

第一師團104團接替40團、405團守陳倉,40團、405團歸建。第一師團105、106團守長安,李煜擔任長安令,領第一師團三個團鎮撫關中一帶。

第二師團0、04、05團,三個步兵團繼續駐守崤函關,與漢軍交戰,駐金城06團調入關中參戰,駐隴西406團調入關中參戰,第五師團501團、50團守金城郡,50團、504團守姑臧城,505團守狄道、506團守隴西,涼州四郡交與第五師團防守。

孫楊將調防任務交代之後,又再次集中調集了第一師團101、10以及107三個騎兵團、步兵10團;第二師團兩個騎兵團(01、0)、四個步兵團(0至06);第三師團兩個騎兵團(01、0)、四個步兵團(0至06);以及第四師團六個騎兵團,從而,武威軍從戰略防守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整十三個騎兵團、九個步兵團,超過了三萬五千人的大軍,正麵迎擊來自漢庭的進攻。

“報~~~主公,前線急報,漢帝劉宏下令,為將者,怠於軍事者,斬。數萬漢軍已於日前同時進攻弘農、崤函、武關三處,我軍前線兵力不足,局勢堪憂,阿四將軍請求主公支援。”孫楊正和阿九兩個率大軍朝著弘農進發,在剛過潼關的時候,前線就傳來了一份新的戰報,這下子,讓孫楊不得不做出新的部署。

“大哥,這一戰,阿九有個想法。”阿九接過孫楊手中的戰報,結合錦衣衛傳回長安的消息,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你!”孫楊揉了揉眉心,從武威開始,一直是征戰不斷,跟隨自己的兄弟一直沒能得到很好地休息,孫楊不知道自己帶出來的這些士兵還能夠堅持多久,當初,國-軍的全麵潰敗除了政治**以外,最重要的還是兵無戰心,這才是最終失敗的關鍵。

“漢軍集中於崤函、武關一線,河東少兵,我軍聯絡河東黃巾殘軍,河東一線不足為慮;武關一線遣三千兵馬防守,可保萬無一失;唯獨崤函一線,係漢庭主力大軍,兵力近十萬,堪稱我軍大敵,不可不另謀它算。”阿九分析道。

“不錯,我軍正麵壓力幾乎全部來自於崤函一線。”孫楊點了點頭,他也看著阿九,其實孫楊也有了一個想法,卻不知可行不可行。

“大哥,我意率偏師走水道破孟津而入洛陽,未必不能使漢軍退兵。”阿九沉聲道。

“這一戰,我去。”孫楊聽到阿九這麼一,便已知,自己這九弟也是與自己有了同樣的想法,便肯定了這一做法:“但我軍多不善水,能攻下孟津?況且我軍前有偷襲長安一事,洛陽方麵怕是多有打算,我軍必定不易成功。”

“大哥,這一戰還是讓某去吧!此一去不知多久才回,前路本就暗含殺機,崤函一地還需大哥坐鎮,豈能讓大哥在此時身臨險境,軍師以為然否。”阿九怕是擔心自己不服孫楊,便又轉而將目光看向在一旁隻作微笑,不發一言的賈詡,若整個孫楊軍有誰能讓孫楊改變主意,那就非賈詡莫屬了。

“阿九將軍所言句句在理,主公乃我武威軍柱石,絕不可輕動。今聽聞九將軍所言,足見九將軍足智多謀,若要往司隸一行,怕是除了九將軍外,便無人可以勝任了,主公且聽詡一句,如今既然九將軍去,便足以改變戰局,又何需主公自己陷入漢庭中樞。”賈詡微微拱手,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阿九。賈詡話都到這份上,孫楊自然也不好弗了他的意,隻能是放棄了心中想法。

在大軍到達弘農之後,阿九親提九千騎兵向北直入河東,隻是一日便破了河東郡兵,期間更是擒獲了一員河東戰將,阿九久戰不下,便是軍中力士也花大力氣才將他綁縛,阿九立即就把他送到了弘農。

“這位將軍可是河東太守治下大將?”孫楊雖然沒有刻意去找東漢末年的那些大將,但遇到了,總不好意思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