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迎戰漢軍(2 / 2)

“區區山野民,當不得如此稱呼。河東徐晃是也,如今已然被擒,如何處置,由得你等馬賊任意便是。”徐晃身形魁梧,雖被數個力士壓倒在地,口中卻還是硬氣得很。

“嘶~~~”孫楊狠狠地吸了口涼氣,差點咬了自己的舌頭,他稍稍舒緩了一下跳動的心髒,才緩緩問道:“徐晃?可是河東徐公明?”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區區在下。”徐晃揚起頭回道。這家夥一點都沒有做了俘虜的覺悟。

“文和,大喜,大喜呀!”待徐晃親口承認了此事,孫楊激動地跳下了椅子,大呼道:“五子良將徐公明,五子良將徐公明。哈哈哈哈!~~~~~”

“恭喜主公。”賈詡早就聽了孫楊口中的五子良將如何如何,如今算是見了這第一人,他自然是知道,若是能夠讓此人為武威軍效力,怕是武威軍第六師團就可以得以組建了,便可大大地緩解武威軍兵力不足的問題。一直以來,賈詡都覺得武威軍兵力不夠,如今又一員大將入賬,他又如何能夠不喜?

“徐晃,你可願降?”孫楊問。

“如今已是被擒,如何不降?”徐晃納頭便拜。

這樣識時務的人並不多,也最是討人喜歡。其實,若是自己人被別人抓了,孫楊也不會不準他降,每個人都有生存下去的權利,何必為了所謂大義而丟了命,這畢竟隻是內戰,在孫楊眼中,一切漢人之間的戰爭都是內戰,內戰最重要的還是保存整個民族的整體實力。

徐晃投降後,孫楊便讓他跟著賈詡學習比較係統的兵法,跟著自己學習武威軍的練兵之法,武威軍的練兵之法是孫楊自行編著,卻全是交由大隊長們自己練,每個月都會有軍中會武,比的就是戰士們的各項技能和戰士們的體能,若是哪個連隊的整體實力長時間排在最後,孫楊手下的師團長和部隊的紀律官便會要求換掉他們,換一些更有能力的大隊長上來。

徐晃在看過了武威軍的練軍之法後大大的稱奇,在這個兵由將領自己練兵的時代,這種成係統的練兵之法無疑會省去將領的大部分時間,隻要有這樣一群優秀的基層官兵帶著,武威軍將會有源源不斷地士兵補充戰場,也會有無數優秀的老兵從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各個連排的主力,甚至於進入新建師團中充任團營長,而且,這裏還有一個榜樣,便是此時已經出任了特一旅旅長的李默。

徐晃在加入孫楊軍的第三便毫不猶豫地下連隊去了,孫楊也不管他,但是每夜裏,他的文化知識必須要跟上賈詡的進度,這可就苦了他。

第三日晚間,孫楊軍進駐了崤函關,這麼一來,崤函關的守軍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大量的連隊長跑到孫楊這兒要人,孫楊大手一揮,把周慎拋棄的五千大軍補充了進去,原先守在前線的第二、第三、第四師團的幾個步兵團退了下去,接下來的防守任務交給了第一師團和第四師團的幾個團進行聯防。

崤函關下,漢軍的數萬大軍營盤連成了一片,生生將狹窄的崤函古道給堵了,西園新軍和掃滅了黃巾之亂的北軍各自紮堆成了一方陣營。

孫楊剛到崤函關的第二日,關外的數萬大軍在袁紹、曹操等人的帶領下到達了關下,袁紹派兵例行公事般在關下謾罵了一番,又施施然地退了回去。

“你們就這麼任他們罵?”孫楊憤怒地看著阿四,阿四更是覺得臉紅,對麵可是連祖宗十九代都給罵完了,自己這邊卻連個喘氣兒的都沒有,整個兒士氣落下了一大截。

“為什麼不罵回去?”孫楊問。

“這…大哥,這可是正麵交戰。”阿四臉紅紅的道。七連忙把臉偏了過去,心中大歎:真是好四哥,人家都罵這份上,連我都臉紅,你倒好,還講君子之風。

“行行行,看我的吧!找一百個嗓門大的士兵過來。”孫楊找親衛要了筆和紙,很快就寫了上百字的‘罵’書。這時候,上百個嗓門大的人都來了。

“你們看著這上麵罵,主要是三件事,第一件是袁紹的侄子高幹是他兒子的事,這事無風不起浪,一定要讓他的名聲臭掉;第二件,還是袁紹的事,就他是袁家的庶長子,沒有繼承權,這事雖然在世家圈裏是心照不宣,但我這麼一挑明,他弟弟袁術肯定搞事,這樣他就無心對付我們了;第三件,關於曹操的,他不是自稱曹參之後嗎?那就罵他爺爺曹節,雖然有點不怎麼對頭,但這事隨便罵罵就可以了,別激怒他,這家夥不太好惹,鬼點子太多了。”孫楊將要罵的人和事都交代了下去,心裏這氣呼呼地道:罵我?袁紹,你這家夥,看老子揭你老底。

上百粗桑們的漢子各自罵出了自己的方言,孫楊聽著聽著覺得味兒不對,連忙製止了:“停停停,先別罵了,你們把要罵的詞編成調子了再罵,看看人家怎麼就罵得那麼溜呢?咱關中卻調子嗎?都下去吧!今你們不用參戰了,去研究研究怎麼罵人吧!瞧瞧人家,那才叫罵得夠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