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重名聲,世家猶勝,淮南劉子揚年少顯名,聞名於郡,可謂是少年名盛。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劉燁便是如此,堪為一國之士,斤三國演義,便有曹其在曹操入漢中滅五鬥米教之後的建言:劉備入蜀,民心不附,正是丞相入蜀之機。然而,曹操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了夏侯淵命喪定軍山,漢中落入劉備之手。從此處,足證劉燁之不凡。再者,十三歲的劉燁早早聽從母親遺命滅掉了生有二心的侍者,名揚整個淮南,不難猜測,劉燁之名必定顯於郡。
論及身份,劉曄更是漢室宗親,光武帝之後,比起劉備那種難以考證的宗室,他要更加的名副其實,血緣關係也要近得多。
孫楊根本不懼何進,秦軍南下之際,打的是劉協的旗號,這也是孫楊為了能讓劉曄打消疑慮,對秦國產生更強烈的歸屬感,從而歸秦。此時,孫楊打出劉協的旗號,也正告訴何進,你們有少帝,我有陳留王,大不了大家一拍兩散,各都東西。當然,孫楊若不到迫不得已,他絕不會頂劉協上位,把劉協推上皇位,那將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局麵,雖然能靠著漢室的凝聚力多聚攏些人才,但最終的結局就會是曹操那樣,直到死,也背上一個漢賊的名聲,活著之時被人罵作曹賊,逝去之後被人稱為漢賊,討不得多少好處。倒是遭了不少罵名,孫楊不是曹操,不會在漢室下的歸屬上自我矛盾。
旬日之後,秦軍緩緩進入淮南,負責打聽劉燁之人依然是李默,李默打探出了劉曄家的住址成德,隨即,李默領秦軍騎兵朝成德劉氏狂奔而去。
不過半日,騎兵們包圍了整個劉氏莊園,把劉曄父子阻在莊園之內,劉氏族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稍一打聽,眾人得知是秦軍圍莊,頓時都吸了口涼氣。秦公馬賊出身世人皆知,動起刀兵更是毫不手軟,劉莊眾人都是沒了主心,個個看著自己莊主,等著莊主下決斷。
李默正在莊門外等得有些不耐,正此時,莊門大開,走出了一個弱冠少年,身穿青布長衫,一頭白色頭巾高高隆起,端的是俊逸非凡,少年出則言:“你們來我劉家何事?可有秦公憑證?”
“來人可是劉曄劉子揚先生?”李默打馬緩行而出,走到那少年身前,心中狠狠讚了一番:此人年歲不大,卻膽色非常,比之朝廷諸公,勝之多矣!
“正是區區在下!”少年微微頷首,又朗聲道:“不知將軍此來所謂何事?”
“我家主公聞子揚先生文采非常,且賢名廣播,而又足智多謀,故讓在下前來相邀。”李默下馬拱手道:“先生請上馬。”
“哼!”劉曄不屑地看了一眼李默,冷笑道:“久聞貴主殘暴不仁、掠奪成性、又欺壓士族,劉子揚不敢從賊!”
“哈哈哈!好一個不敢從賊。禍從口出,區區兒可知乎?”李默怒笑,拔出佩劍,架在了劉曄脖頸之上道:“以為李某劍不利乎?”
“區區賊,也配咬文嚼字。要殺便殺,大丈夫有何懼哉?”劉曄眼一閉,揚起頭道。
“呼~~~我兒休得倔強,秦公娶公主,乃劉氏外戚,非賊,非賊!”正這時,一個老頭兒從莊門裏喘噓而出,一個與劉子揚頗為相似的男子在其身側相攜。
“老丈可是這子的父親?”李默收劍回鞘,極盡恭謹朝著老爺子行了一禮。
“正是!”劉老爺子沒有太搭理李默,而是對劉曄斥道:“今後,家業有你長兄承繼,你又為何要硬賴於家中,秦公雖不仁,卻好義,其兄弟數人,各個執掌權柄,若你肯相隨,來日必可再興我家門楣。況且,你族妹嫁與秦公,皇子協又在秦公身側,秦公必不會相欺於你,你又何苦逆秦公之意?陷莊園於水火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