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調兵遣將(1 / 2)

一連三日,壽王府夜夜笙歌,來往之客從不斷絕,剛開始還僅僅隻是一些有名氣的豪紳名士,到後來,拜訪之客來頭卻是一個比一個大,到後來甚至節度使府的實權人物,邊關眾將的佳人也被邀請到壽王府。

就算是鮮於仲通的嫡係一脈的成員也不可避免,原本還打算抱成一氣,抵抗到底的眾人卻被壽王彈指間各個擊破,或威逼或利誘,再不行,就直接以劍南道的新任節度使身份,直接邀你前來壽王府商議軍事,光明正大的理由,就算是鮮於仲通也不能拒絕。

盡管眾人都知道這是個理由,但是偏偏,這個理由任何人都無從拒絕,隻要你在劍南道做事,就不能拒絕這個邀請,畢竟“延誤軍機”的罪名誰也承擔不起,雖節度使僅僅隻有處置五品一下官員的權力,但是架不住麵前的這位可不止劍南道節度使這一個身份。

壽王的身份雖然有名無實,但是放在成都這等偏遠地方卻是一麵大旗,也許“壽王”的身份在長安城中並算不上顯貴,但是在成都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畢竟李唐皇室的建立的唐帝國已經護佑大唐百姓一百多年,下臣民食唐之祿也已百年,所以李唐皇族的身份在此刻還是尤為重要的。

也許在那些權貴、豪紳眼中,他們所看重的僅有“利益”二字,但是在普通百姓眼中,“唐王”這兩個字依然是他們心中的聖地,不容任何人碰觸,對李唐皇室他們有種發自內心的一種認可之感。

李清之所以如此急迫的跟鮮於仲通攤牌,所憑借的底牌之一同樣是把握的最底層民眾的心思,若不是如此的話,李清絕對不會在剛進入成都數十就選擇直麵鮮於仲通!

但是李清的光輝形象隨著連續三日的夜夜笙歌,宴席不絕也是徹底被打破,原本憑借著敢於直麵鮮於仲通這個大佬,為石坨村八百多名百姓討個公道,李清一度享譽成都,但是如今這副模樣,眾人隻能暗自感慨:“果然是官官相護,本以為來個皇室眾人,能夠壓製一下鮮於仲通的飛揚跋扈,但是如今看來,眾人已經失望了!”

“至於先前壽王的那般壯舉完全被人看作是做作,僅僅隻是愛惜羽毛,想要博一個好名聲罷了!”

當然了,成都數十萬的人口,有這種想法的雖然居多數,但是依然有著的為數不少的知情人士亦或是慧眼獨到知道,依然能夠猜得到:這隻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

畢竟凡是在成都官場之上混跡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壽王此番邀請的官員豪紳大多都是鮮於仲通一係的骨幹,其背後的用意顯而易見!

在成都混了這麼多年,眾人還是第一次發現有人敢於當著鮮於仲通的麵如此明目張膽的挖牆腳。所以,雖然目前的成都波瀾不驚,但是有點敏銳嗅覺的人都知道,壽王與鮮於仲通這隻猛虎的角逐要開始了。

相比於壽王府的夜夜笙歌,門庭若市,這三,節度使衙門卻是一片陰暗,顯得死氣沉沉!就算是以往那些善於逢迎諂媚的成都豪紳,此刻也是耐住了性格,選擇了觀望。

畢竟,原本常年生活在鮮於仲通威勢之下的他們,並不看好從長安來的這個壽王,但是,自從壽王來到成都以後,先是城門立威,再有就是節度使府拿人,如今更有當著鮮於仲通的麵挖牆腳,這一樁樁,一件件,無疑在向所有人證明:這個年輕王爺,並沒有眾人想象之中的那麼簡單!“

相比於壽王的驚豔,原本一向在成都權威無二的鮮於仲通這個大佬此刻猶如萎了一般,一退再退,顯得被動之極,正是因為兩者一正一反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直接導致成都府的一眾牆頭草們選擇了觀望,兩不相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