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壽王一黨卻是隨著壽王爭儲失敗而煙消雲散,但是永王卻現一個很多人都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自始至終壽王最大的支持者李林甫都未倒台,相比於幾年之前根基還未牢固的李林甫,現如今的李林甫無疑更加的難以對付,隻要李林甫還未倒台,那壽王一黨就永遠談不上覆滅。>
“此刻的永王一臉的嫉妒,身旁的十八弟,何德何能能夠得到當朝宰相永不背棄的追隨?”
隻不過相比於永王和太子的臉色難看,同樣站在李清旁邊不遠處的棣王和延王兩人臉色卻是一臉的輕鬆,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壽王愈加強勢,也就愈加能夠分擔他們所承受的壓力,他們的日子也就相應的好過許多。
原本對於李林甫的突然攤牌感到不解,畢竟以往丞相府對於自己的援助大都是在暗處進行,但是當李清回頭察覺到身旁幾位兄弟神情不一的臉色之後,李清終於現,原來這次請功,是這位丞相大人在為自己造勢,李林甫在向所有人宣告,昔日巔峰一時的壽王一黨並未覆滅,壽王的身後依然有著他李林甫的強力支持。
想著昨晚生的事情,李清不用想也知道,昨夜自己遇刺的事情。李岫定然已經告知李林甫了,李林甫此舉很明顯的是在警告一些企圖對李清下手的人。
若是換做其他人警告,恐怕無論是永王還是太子一黨都不能置若枉然,不為別的,因為麵前的李林甫無論是在朝堂之上的權勢還是作為京師五大門閥門閥之一李家家主所具有的武力,都足以對兩方形成致命的威脅。
坐於帝位之上的李隆基看著麵前呼呼啦啦跪成一片為壽王請功的百官,臉上也出現一絲驚訝之一,片刻之後,帝位之上的威嚴男子重新將目光投向百官之的李林甫:”昨日該有的封賞,朕都一一封賞過了,難道丞相對朕的封賞抱有意見!“著,李隆基的臉上浮現一抹威嚴之色。
麵前的李林甫雖然辦事頗得己心,但是權力與極其濃厚的李隆基決不允許任何人敢於質疑自己,無二日,國無二主,李隆基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已經在麵前的威嚴男子手下謀事幾十年的李林甫自然對於帝位之上的威嚴男子的心中所想猜的一清二楚,當即更加恭敬的道:“回避下,微臣絕不敢對陛下的旨意抱有半分質疑。”
”隻是微臣料想土撥此番含恨鬆州,兩萬將士在鬆州城下埋骨,以吐蕃人睚眥必報的性格絕對會加以反擊,而且此次鬆州之戰,在壽王的運籌帷幄之下,我方雖然取得大勝,但是依然有著不的傷亡,若是吐蕃再次派兵攻擊劍南道,恐怕以劍南道的疲弱的兵力很難抵抗。“到此處,李林甫微微停頓,等察覺到帝位之上的威嚴男子對自己的話語點頭認可之後,繼續道。
“我大唐的軍事中心向來側重於西北和東北,劍南道作為我大唐西南的然屏障,以一道之力獨自麵臨吐蕃、南詔兩國,卻是捉襟見肘,微臣建議,為了有效阻止吐蕃的再次進攻,陛下應該在劍南道增設五座鑄錢爐、五座兵器坊以增加劍南道的軍事力量,擔當起大唐帝國西南屏障的作用。”
聽到此言,帝位之上的威嚴男子微微皺眉,畢竟自己可不是一無所知的白,能有今的帝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軍隊的支持,對於軍中之事,李隆基自然有著幾分的了解,要想武裝一個軍隊,最重要的是軍資和裝備,而此刻麵前的李林甫竟然一開口就要為劍南道增設五座鑄錢爐和五座兵器坊。
當今下共有九十九座鑄錢爐和一百四十幾座兵器坊,兵器坊還好,大部分分布在邊地,但是九十九座鑄錢爐卻是有著九成都分布在關中,要知道就算是如今的安祿山也僅僅擁有六座鑄錢爐和十座兵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