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現場沒有沉寂多久,才不一會兒,雷鳴般的掌聲就響起來。
台下觀眾,無論之前認識錢浩,還是完全不認識的,這一刻,全都眼露驚歎之色,心願誠服的不停鼓掌。
便是台上的三個評委,也都一臉驚歎,跟著觀眾一起鼓掌。
後台,一些之前嫉妒的選手,這會兒也佩服的鼓起掌。就像跑步,別人比你快幾步,你還會不服氣,咬咬牙追趕。但是,當別人遙遙領先時,你就不會妒忌,而是佩服起來。
趙冷也是這樣的人,但他並沒有佩服錢浩。因為,他不覺得剛才那有氣無力的歌,有什麼好聽的,居然讓觀眾掌聲雷動。
這些人,莫不是錢浩找的托?又或者,他們的審美有問題?
想不明白,反正他不覺得好。於是,他開始抱怨,甚至都懷疑評委被收買了。
想不明白的還有徐誠,他也不覺得這歌好聽,但這歌居然這麼受歡迎。不過,他可沒有多想,隻是覺得錢浩很厲害。
他們兩不明白,評委卻明白。這首歌歌詞寫的極好,可謂近乎於詩。
實際上,他們以為這就是首現代詩。
民謠,配樂很簡單,就一把破舊吉他,可彈的那樣好,與吟唱互相補充,可見功底不淺。這是實話,錢浩彈這麼多年,吉他早已經是專業級。
甚至,算得上半步大師了。
如果歌詞和配樂好,那麼吟唱就是極好。好在吟不是吟,唱不是唱,夾在兩者之間。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其他音樂,但在民謠卻很適合。
不過,敢用的人不多。
前世,李宗盛就是這種風格,歌詞似唱似讀,讓人聽著極有感覺。
當然,評委並沒有理解這麼深。他們不是歌壇大師級人物,不明白這裏麵的緣由,其實大師也不一定完全理解。但他們怎麼也是專業級的,所以能分辨這首歌的好壞,也明白錢浩的厲害之處。
正是因此,他們才佩服的鼓起掌來。
∈→∈→∈→∈→,≥≡ 而等雷鳴般的掌聲停止,他們中一個,更是身子前傾,迫不及待的問道:“這位選手,請問這首歌是你原創的嗎?”
因為過了好一會兒,又因為轟鳴的掌聲,錢浩已經完全恢複正常。因此,當評委問的時候,他便輕輕頭,以示這首歌是自己原創的。
他這個頭的動作很平常,但卻讓現場的觀眾驚歎不已。
這歌,居然還是他自己寫的!
原先,他們還以為翻唱,畢竟民謠眾,他們不知道實屬正常。可是,轉眼之間,錢浩就告訴他們這是他的原創。這,叫他們怎能不驚歎?
問話的評委,盡管心裏有準備,但還是被震驚,不過比觀眾的表現好多了。
這評委稍一鎮定,另兩個評委就迫不及待的問問題。一前一後,好似爭搶一般。
“錢浩,你才多大,怎麼寫出如此經典的民謠?”
“民謠已死,有事燒紙。網上盛傳這句話,可見民謠真的大不如前,但你怎麼創作出如此經典的作品?”
兩人一慢一快,的話一長一短,但意思差不多,都是詢問錢浩怎麼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