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三本才出來兩本,別香江,就是內地,作協也壓製不住了。
沒錯,即使上麵壓著,民間也在瘋傳錢三本。當然,這三本卻是包括三國演義,畢竟真正的錢三本最後一本還沒出來。
可就這樣,也已經有人喊出這樣的口號:
錢氏四大名著。
這口號喊的何等響亮,與流行已久的四大名著相對。如果是旁人,恐怕已經欣喜若狂,憑此便能青史留名了。
可錢浩,高興一陣之後,便完全冷靜下來。不是不歡喜,是想到以後自己還要拿出許多名著,加上又不真是自己的,所以漸漸冷靜下來。
就這樣,在一片期待聲中,錢氏四大名著最後一本出來了。
這一本書和之前三本不同,仆一出來便震驚了所有人,因為這本書太奇太異了。
它喚作:金、瓶、梅!
這本書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震驚不已,以為是本帶顏色的。可是,就在他們譴責之時,來好笑,當時作協還不遺餘力就這一點批鬥錢浩。
可誰知道,半個月之後,一大批著名作家就6續盛讚這本書。那盛讚的程度,居然還過了之前三本。
讀者們傻眼了,作協也傻眼了。
怎麼回這樣,明明描寫的那麼色、情,怎麼評價還那麼高?
多高?
嗬嗬,就連諾貝爾一個評委,漢文化研究者,都特麼大肆稱讚這部,稱之為偉大的世情。
有件事也很搞笑,那就是網文圈的人,起初看到這部,都錢浩江郎才盡。就是楊大誌都有點這個想法,不是嗎,第四本都從《水滸傳》演變來的。
放在網文裏,這不就是同人?
同人,那有什麼好作品,有也過不了原作。
但是讓他們大跌眼鏡,這部作品的名聲,居然還過了《水滸傳》。他們也傻眼了,同人還能這麼玩,還能這麼經典?
臥槽,這不是假的吧。
其實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一本色,好吧,世情,寫的都是俗人俗事,怎麼反倒獲得一致好評?
實際上,這些名著,在明清之時也是商業。那時候,除了這些,還有很多這樣的作品。可是,隻有這些作品成為名著。
也就是,商業也能成為名著,但是十不有一,事實比較殘忍。
正是因此,錢浩把這些“商業”搬出來,才沒有顯得很突兀。因為它們身上,多少有商業的痕跡。
隨著錢氏四大名著的出現,不論香江,亦或內地,再也壓製不住錢浩。錢浩如日中,一時間成為亞洲文學大師。
其他國家的讀者,聽錢浩要周遊列國,都紛紛呼喚錢浩的到來。
譬如東瀛,其讀者最是熱情。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在春樹。這廝以錢浩鐵杆粉絲自居,在香江就幾番邀請錢浩。
錢浩卻沒有著急,連拒三次,最後才不得不答應。不過,他卻也沒急著過去。
從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五月,他都沒有好好休息過。現在最難的一關熬過去,他自然決定休息一下。
之所以最難的一關熬過去,而不是渡過難關,是因為大6還沒有解除封禁。沒錯,在內地,他的書依舊不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