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對方可能無力賠償,破產了,但對他的公司也有極大的影響,誰也不願意穿有質量問題的鞋。
再就是代工廠生產,對於產品訂單的調控沒那麼方便。長約合作,會讓公司過於依賴這些代工廠,從而反過來受到製約。
訂單式合作,無法保證一些暢銷品能夠及時的完成,產能也無法盡快調整。
“杜馬斯,你的意見呢?”王浩安反問道。
“我的意見是兩種模式結合。我們不能跟耐克一樣,完全不要自己的工廠,隻找代工廠,那樣在有些時候可能會損失一些應得的利潤。”
“但是我也不建議在華夏大規模的建廠。華夏的人工費是比較便宜,可是大規模建廠,需要的投入也不低,而且隨著華夏的經濟發展,人工費必然會上漲,到時候會跟美利堅這邊的工廠一樣,成為公司極大的負擔。”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華夏少量的建造兩三家工廠,其餘的可以交給代工廠。在歐洲、亞洲和美洲都有一些鞋類的代工廠,我們給足了他們訂單,他們肯定願意擴大產能的,甚至我們還可以反過來影響耐克的產能。”
“當然,我不建議跟耐克比拚價格,最好保持一個默契的價位,免得讓代工廠賺的多了,我們反而虧了。”
杜馬斯還有一句話沒,那就是耐克如今已經是美利堅第一品牌了,在國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匡威的實力沒辦法跟耐克正麵抗爭。
大公司可以跟公司拚資金,公司跟大公司拚,那就是找死。雖然老板的身家不菲,但耐克的資產更高。
“自建跟代工同時進行?你弄一份書麵報告給我,我看看之後再做決定。”
其實王浩安想的是,代工沒必要找什麼歐洲、美洲的,內地就可以,完全可以找李擰公司合作。
內地還有許多的鞋廠,徐曉就想過整合一下,自己弄個鞋廠,創立一個品牌。曉鞋城,不能隻賣別人的品牌啊,自己有現成的銷售渠道,弄個品牌自營利潤會更高。
不過這些都要跟其他人商量一下才能做決定,更何況匡威還沒收購下來呢,現在隻是談妥了意向,具體細節還在談判中。
有的公司收購會非常順利,可能幾時間就搞定了,甚至還有的幾個時就搞定的。還有的公司收購,可能要幾年時間,因為公司的情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不隻是被收購的公司可能傳出被收購的消息之後,股價飆升了,還有可能收購方的資金出現問題。
“對了,安德瑪那邊的合同簽了吧,給他保留一些股份好了。你也多聯係一些其他的材料公司和設計公司,我們要在產品技術和設計上,讓消費者滿意,才能真正扭虧為盈。”
王浩安可沒想過讓匡威跟前世在耐克手裏一樣,變成了休閑鞋和潮鞋,除了滑板,基本跟運動都脫鉤了。
運動用品這塊的利潤,王浩安可不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