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實在不是那麼好練的。
兩漢魏晉的方士們琢磨煉丹至今,丹經留下了許多,不傳之秘更多。尋常人照著丹經別煉出金丹來,就是煉出個金丹的形狀都不容易,搞不好還會連房子都炸了。
當然不是因為火藥,火藥隻是煉丹方士們用的燃料。會炸鍋的原因是高溫高壓,在沒有排氣閥的年代很容易造成高壓鍋——丹鼎——爆炸。
徐樂沒有這方麵的秘法傳承,當然煉不出丹。不過他跟韓通智交往甚密,兩人還一起套過土豪。韓通智是否真能煉外丹且不論,光是煉個形狀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這種偽丹用不上六合泥、也用不著壘九層塔爐,更不至於拿商周古鼎充門麵。
徐樂簡簡單單一個窯爐外加兩個鐵鍋就把“丹”煉出來了。再將蔗糖在油裏化開,裹上一層糖衣,染上胭脂,丸藥搖身一變就成了千金不換的“朱丹”。
徐樂取了兩粒出來,捏在手裏轉了轉,發現還是會被染紅。再投入口中,甜滋滋的,嚼上去略硬。
冒充靈丹應該沒問題,就是質量和賣相上不能跟腎氣丹比。
凡是餐飲一樣有性味歸經,但是影響力已經十分薄弱了。要想靠食療養生則可,用來治病卻是荒謬。
這種偽丹穿了就是丸藥,藥效肯定不如湯藥那般爽快。為了避免藥效受到影響,飲食、作息都得嚴格配合,如此三管齊下,效果方能鞏固。
徐樂收好了丹藥,開始苦思冥想給王妃娘娘開菜單。他腦中過了許多菜品,想得頭暈眼花,心中暗要是有本書,能將地萬物統統分一下類,寫清性味歸經就好了。
至於如今流行的《神農本草經》、《唐本草》就免了,裏麵別蔬菜,就連藥材都還有錯訛呢。
徐樂取了紙筆,托腮想了想,在紙上正中寫下四個字《本草綱目》,取目隨綱舉之意。換了張紙,提筆良久卻落不下去。一旁的呂欽都看得著急了,道:“樂,你要寫什麼呀?”
徐樂頓時惱了,將紙往呂欽身上一扔,道:“以後你若是有徒弟了,讓他把這書續完。”
呂欽接過紙一看,嘟囔道:“續?就這麼個書名叫人續什麼?”
徐樂起身伸了個懶腰,腦中清醒了許多,心中道:是啦,我自己當然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改日去了代王府,問他家廚子要份食單來,從中選幾樣讓王妃盯著吃就是了。
他不免為自己的機智得意,美滋滋地出去洗漱練功,準備揉腹睡覺。
無論是在荒郊野外,還是客居旅店,徐樂的導引術和揉腹法可是一都不曾斷過。這點上他可不敢大意,到底關係到自家命。
若非性命相迫,焉能如此。
呂欽聽得徐樂在外麵練得哼哼哈嘿,目光又落在了這張紙上,摸著下巴遐思:古人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或許棄儒從醫也不失為一樁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