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各地都已經鬧開了,和太白集合作的書商姓王,叫王方,在寧波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平時都是四平八穩的,不過這一次,他卻在進行一場豪賭,和太白詩社合作,確實有很大的意義,他下頭有個印刷的工坊,平時印的多是一些八股的時文,這時代,肯買書的人隻有讀書人,而讀書人看閑書的少,心思放在八股時文的上頭卻多,這和後世的生態差不多,一般的都無人問津,真正去書店買書的,大多都是某些複習資料。網 ﹤
鄉試之後,按照王方的預計,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自己作坊的生意隻怕要冷淡了,畢竟考完了試,讀書人也就沒心思再買書了,這樣清閑下來也不是辦法,不過當他得知這一次寧波府鄉試大放異彩,終於還是動了心思。
足足中了九個舉人啊,這可是破荒的事,而最重要的是,居然連解元也花落寧波,得知這解元,還有另外三個舉人都出自太白詩社,這太白詩社又想尋人合作印書,他沒有多猶豫,便與陳蓉接洽了。
起初的時候,不過隻是想幫著印一些,應付未來一段時間清閑的生意,可是了解得深入後,他突然轉了性子。
這個時代,即便隻是一個商賈,也絕不是後人想的那樣完全沒有頭腦或者是沒有心思的,王方敏銳的現,這位解元完全有文章可做。
與陳蓉談妥之後,他便開始忙碌起來了。
這一次不是打鬧的,將要涉獵的,是王方從前從不敢想的大買賣。
他幾乎馬不停蹄的開始出沒於浙江重要地府縣,而後與書鋪接洽,因為號稱是解元公的文集,所以書商們似乎也頗有期待,也願意付了定金請王方印刷拿貨,不過陳蓉卻讓書鋪都在門口掛了招牌,簡明扼要的明了太白詩社和解元公的關係,又列舉了一些詩社裏重要的幾個舉人,並且表示新刊印的太白集除了編彙一些精品的詩詞和文章之外,解元葉春秋將作詞一,嗯……****詩詞……
本來突然冒出來了個十三歲的解元,風頭還沒有過去,各地的讀書人都在議論不休,而如今一下子炸開了鍋。
解元的文章也在,嗯……似乎值得期待。
有一部分,反正想要買書的人似乎開始起心動念了,反正買哪本都是買,倒是想看看這解元水平如何。
他們未必就是想去學習這位什麼解元的文章和詩詞,其實但凡市麵上能印刷成書的文章,哪一篇都是精品,不過人都有好奇心,這子憑什麼就成了解元呢,嚇,才十三歲呢,屁大的孩子也能中,不會是舞弊吧,嗯,是該好好看看,瞧瞧他的斤兩。
這是最初許多人的想法。
王方的策略不是如此,因為他知道,這個噱頭還不夠,單憑這個,他至多隻有信心兜售出一兩千冊,一兩千冊,對於這個時代的書商來,已經是很了不得的數字了,也隻有江浙這一帶才勉強有這麼高的銷量,時下最火熱的文集,能有個幾百冊就已算不錯,不過這一次,他顯然誌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