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健興高采烈的道:“怎麼,服氣了嗎?那葉春秋有了上麵沒有下麵,我卻是有始有終的,哈哈……”
正著的功夫,一個書吏匆匆地進來,道:“鄧禦史,第三版來了。 ”
顯然,鄧健已經成了太白集的資深書迷,每版都是必到的,鄧建一臉神采飛揚地道:“你們卻是不知了,我現在也是詩社的社員了……”
張紹和黃信聽得目瞪口呆,你堂堂禦史,跑去做詩社的社員?
鄧健興致勃勃地道:“嘿嘿,本來是不想入的,不過總是看著那葉春秋不舒服,便入了詩社,不過你們別這樣瞧我,我這是深入虎穴,這些學生實在太胡鬧,我便先進了去,而後嘛,嘿嘿,還投了稿,用的就是這個續作,我就是要讓人看看,那葉春秋有了上麵,我續個下厥給他,他拿什麼跟我比。”
著,鄧健的話語放慢了下來,道:“你們還別,這稿子送去,那邊就有了回音,還真要刊印出來,我平時是懶得和讀書人吟詩作畫的,真有用心起來,嘖嘖……”
正在此時,他看到了一個地方,眼睛立即一亮,道:“看到了嗎,我的續作就在上頭,哈,黃禦史,你來看看,看一眼嘛。”
黃信卻不理鄧健,故意把臉別到一邊去。
看到黃信的態度,鄧健倒不生氣,喜滋滋地開始念自己的下厥,接著連聲好。
張紹心裏已經一萬頭草泥馬奔過,恨不能把這個不省心的逗比一巴掌拍死了事。
“哦,那葉春秋果然續了他的下半厥了,嗬……三腳貓的功夫。”
鄧健便開始念:“驪山語罷清宵半……”
用詞很精湛,依然還是那種淡雅的氣息撲麵而來。這一句顯然轉折的極好,因為前頭已經有了人生若隻如初見的立論,這一句裏所謂的驪山便是指當時唐明皇的宮殿,在唐明皇的宮殿裏,那位風流子與絕色香的美人在月色下的長殿竊竊私語,親昵的著山盟海誓。
隻這一句,已經把期待拉高了,鄧健臉色不太好看了,他想不到葉春秋會拿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典故來轉折,他繼續念:“淚雨甘霖終不怨……”
淚雨霖鈴,自是等到二人不得已而反目,或者自私自利的唐明皇決心犧牲楊貴妃時的傷痛,本來這一句並不出彩,可是最後終不怨三字,卻是一下子直擊人心。
有的人已經變了心,可是有的人依然還在癡情,即便是死,亦是死無怨矣。
唐明皇的自私和冷酷,此時已經躍然紙上。
讀詩的人隻剩下了滿腹的惋惜。
鄧健臉色凝重了,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啊,他也不禁幽幽歎息:“何如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所有人長長的出了口氣,心裏有些堵得慌。
這下癡情之人,誰能比得上萬千寵愛楊貴妃的唐明皇呢,可是連他也做了薄幸郎,再銜接上開頭那一句人生若隻如初見,上厥和下厥前後呼應,使那一句隻若初見又浮現在所有人的腦海,本來以為,最後一句會以憤世嫉俗來收尾,卻是別出心裁,一句比翼連枝當日願,卻讓人覺得意想不到,即便是如此,可是當初他們總還是有過山盟海誓的誓言,從前的情感理應還是真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