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秋隻好悻悻然道:“戴編修乃是臣的同年……”
朱厚照頜,沒有繼續往這個話題下去,便詢問起了鎮國府的事,聽到葉春秋這邊已經做好了準備,不過投入卻是極大,當葉春秋報出數目,朱厚照嚇了一跳:“竟要三十五萬兩紋銀?還需征三千匠人,九千勞力?這……便是修宮殿,也不至如此……”
葉春秋便耐著性子解釋道:“陛下,鎮國府隻是其一而已,造價已是最低了,那塊地想要動用起來,少不得要平整土地,除此之外,在靠近運河的地段要修建一個碼頭,與碼頭連接的地方,少不得要修建道路,凡事都要提前規劃,將來工坊才可入駐,如若不然,等到將來想要改動,卻是不急了,這道路的修建,所費怕就要過十萬兩紋銀,自然,這主要是因為先期的投入大,修一條路若是五萬兩,那麼此後,專門製造水泥的作坊建起來,成本便會越來越低,這裏頭包含了修建水泥作坊、招募匠人,進行培訓的諸多前期投入。”
雖然是葉春秋的合情合理,朱厚照還是為之咋舌,直到葉春秋提到工坊那兒,甚至是孫琦籌措出二十三萬兩,朱厚照才鬆了口氣。
朱厚照便道:“好吧,朕了,一切由你,不過話又回來,你這鎮國府要多上上心,其他的事情可以少管,等過些日子,皇後就要生產了,你是孩子的恩人,朕自然要請你來陪朕待產的。”
想到這個朱厚照未來的孩子,葉春秋的心裏也是充滿了希望,若是男孩,就意味著大明朝未來的真龍子即將誕生了。
葉春秋忙是應道:“臣遵旨。”
終究還是被朱厚照訓了一通,朱厚照覺得葉春秋有些不務正業,眼下最緊要的還是鎮國府,這才是朱厚照最上心的事。
既然被子督促了一番,葉春秋也就不敢怠慢了,這幾日不敢去文史館了,便成日在那塊荒地上打交道。
這裏……葉春秋號稱經濟開區,如今一個簡易的碼頭已經搭建起來,不少匠人開始在為遠處的鎮國府打著地基,而最惹人注目的,卻是靠著碼頭的一個臨時工坊。
這是葉春秋的水泥作坊,而今已經初具規模。
水泥的製造工藝,倒是並不困難,唯一困難的反而是施工問題,高質量的水泥暫時也就不想了,不過弄出初級的水泥製品還是可以的。
這對葉春秋來,後世那種高質量的水泥倒是意義不大,畢竟那個時代,通車的水泥路上多是重達數十噸的級大卡,而這個時代,即便是一輛滿載的馬車,大概也不過一兩噸而已,這已是極限,所以現在的水泥製品完全滿足現下的需求。
在葉春秋的督導下,路基已經鋪得差不多了,兩邊還專門設置了水槽,為的就是排水之用,這路基是用砂石鋪墊而成,緊接著在另一邊,有人在人工挖出的一個池中開始攪拌水泥,早已準備好了的泥水匠則開始動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