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忠孝兩全(第二更)(1 / 2)

王靜初和腹中的孩子平安,葉春秋便放下心,在家裏有葉老太公管著家,現在鎮國公的恩旨還未出來,做過翰林的葉春秋知道這恩旨的程序很是複雜,倒也不計較,隻是此時卻是罷了翰林侍學,一下子無官一身輕,竟是覺得無所事事起來。

次日一早,葉春秋便入宮,先是去了仁壽宮,張太後自然知道葉春秋已經平安回來,可是再見他,卻也是驚喜無比,拉著他在仁壽宮裏了許多話,葉春秋則是了一些寧夏的見聞。

張太後便道:“春秋啊,哀家知道你,千裏救父,嗯,這一次算是出生入死,不過好在,總算是平安地回來了,你這孩子,哀家是真喜歡的,若是有一日呢,哀家遇到了危險,卻還不知皇帝做不做得到你這份上,人有孝心,這就是大的美德,再壞啊,也壞不到哪裏去。可若是不孝之人,即便再好,大抵也是好不到哪的,哀家喜歡你,便是因為這一點,隻是下次若有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才好,否則……”

她搖搖頭,一聲歎息。

葉春秋連忙應了,其實張太後的話是不錯的,這個時代對於人的道德標準很好,其中孝的要求更是到後人看來難以忍受的地步,甚至某些時候,孝是唯一的標準,譬如漢朝的選官標準就是舉孝廉,到了這個時代,甚至變態到兒子不得忤逆父親,父親死了,兒子需回鄉守製三年。

可話又回來,雖是極端,可是這孝推為百善之先,確實有它的道理,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敬愛之人,怎麼指望他能親近左鄰右舍,能和睦同僚,能對子效忠呢。

葉春秋心想,此次之所以能順利成為鎮國公,反對的力量並不強力,某種程度來,想必也是因為如此吧。

陪著太後聊了半,葉春秋從仁壽宮告辭出來,卻有宦官在仁壽宮外頭探頭探腦,一見到葉春秋,便道:“陛下請鎮國公去暖閣。”

葉春秋卻很謹慎地道:“恩旨未下,請公公慎言。”

這宦官隻是訕訕著不知怎麼答才好,而葉春秋也沒有過於糾結,徑直到了暖閣。

朱厚照在暖閣裏,正看著輿圖呆,他背對著葉春秋,似乎聽到了葉春秋入閣的腳步,便喃喃道:“最新的奏報,那巴圖蒙克汗聽寧夏的朱寘鐇反了,立即帶了五萬鐵騎想要侵犯邊關,前幾日得知朱寘鐇已是伏誅,便又退回了大漠去,真是奇怪,這巴圖蒙克汗,似乎對朝廷的舉動了若指掌,不過這一次,算他識趣,遲早有一日,朕要親自擊敗他。”

葉春秋對此倒是並不意外,隻是道:“蒼蠅不盯無縫的蛋,那巴圖蒙克覷見了機會,怎會無動於衷?陛下要解決大漠的問題,先是要安定關內,否則,即便擊潰了巴圖蒙克,也沒有意義。”

朱厚照回頭,奇怪地看著他道:“嗯?這是什麼意思?似乎春秋話裏有話?”

隻要談到了巴圖蒙克,朱厚照便正經起來,他是真正將巴圖蒙克當做他的試刀石,將他當做真正的對手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