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最新的一場廷議之中,朱厚照並沒有參加,而主持廷議的內閣大學士居然被人當場質問,劉公對此有何看法?
幾個內閣大學士也是哭笑不得,卻是現滿朝的大臣都是向他們看來,劉健很清楚,這個回答若是不好,就有可能會導致下人的非議,想要積攢名聲很不容易,可是想要讓自己的名聲被批倒鬥臭,卻也隻是一夕之間的事,麵對眼前的情況,劉健也不禁在心裏罵了一句,那個姓葉的家夥,還真不是東西啊。
不過,劉健麵對質問,隻是輕飄飄地來了一句:“祖宗之法不可輕廢。”
沒有正麵回答,卻是立即讓許多人狂喜起來。
何謂祖宗之法,其實就是個招牌而已,太祖皇帝的法是祖宗之法,建文一上台就廢了,於是文皇帝高舉祖宗之法的大旗,把這個侄兒幹掉,自己做了皇帝,可文皇帝雖然把祖宗之法掛在嘴邊,實際上那大誥早就被他改得麵目全非了,之後曆經的幾個子,也都學乖了,每喊著祖宗之法,卻大多是各行其是,祖宗之法裏宦官不能當政,那麼王振怎麼來的?祖宗之法裏生員不可言事,現在還有不言事的生員嗎?
本質上,越是祖宗之法當擋箭牌的人,十有**,就是祖宗之法的掘墓人,正所謂打著hng旗反hng旗是也。
劉健這種人才是真正的高明,他知道祖宗之法就是個笑話,真要恪守祖宗之法,貪官汙吏是要剝皮充草,讀書人是不能嘰嘰歪歪,甚至連他這個輔,多半也隻能恪守他的秘書職責,給皇帝潤色一下聖旨之類,可問題就在於,劉瑾最大的失誤,就是新政。
有些事,可以做,但不可以,有些事可以,但不可以做。
這大明百二十年,祖宗之法的改動已經不知經曆過多少次,可是有人在乎嗎?你劉瑾倒好,你改就改好了,可你好大喜功,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非要敲鑼打鼓地美名曰新政,這就有問題了。
不少人的眼裏頓時放光,劉公此話,顯然是指導了未來的方向啊。
其實真正的噴點,根本就不是殘害百姓,不是什麼中官徇私舞弊,真正的重點,是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不可廢,至少這是大明朝,絕對算是最正確的政治正確,建文為什麼完蛋?他的罪名就是擅改祖製,你改了祖製,就是不要祖宗,你連祖宗都不要,你還是人嗎?
劉瑾的那些罪名,簡直就是兒科,皇帝怎麼會因為身邊的家奴徇私枉法就處置了呢?可是一旦牽涉到了祖宗之法的高度,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陛下……您孝順嗎?先帝傳了江山給陛下,陛下又是太祖皇帝的嫡親血脈,怎麼可任由劉瑾這樣的人擅改祖宗之法,從而禍及國家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