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物競天擇(1 / 2)

騎槍的出現,可謂是一箭雙雕,一方麵可以將牧人們武裝起來,另一方麵,亦可借機使軍器所在這關外重獲新生。 Ww WCOM

鎮國新軍的規模,暫時不宜繼續擴大,倒不是現在鎮遠國怕遭人非議,而是現在的葉春秋寧缺毋濫。

關內和關外是完全兩套體製,向牧人兜售槍支,葉春秋此前本也有疑慮,不過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還是下了決定。

關內是人滿為患,而且沒有外敵,這就導致內部矛盾是根本,因而朝廷收刀入庫,也是情有可原。

而關外的情況則是截然不同,對於這些人數並不占優勢的牧民來,外患才是根本。

人在關外,他們最大的威脅是來自於異族,而能夠依靠的,反而是自己的同胞,就如尋常人在關內,遇到了同鄉,往往會親切一些,而在這裏,遇到了同族,則也是倍感親切。

每一個人,在麵對這諾大的地,還有這茫茫無際的草場,不免會生出膽怯之心,因而更容易抱團起來。

每一個牧場,將來都會成為漢人的據點,彼此之間,各自用騎槍守衛自己的牛羊,而青龍,則是牛羊的集散地,同時給所有牧場提供各種物資。

穿了,青龍就是牧民們的市集,而商行,則取代了官府的職能,成為了一個村落亦或者是牧場的組織者,他們用利益吸引到關內衣衫襤褸的人來這裏闖出一片地,他們也同時會毫無疑慮地捍衛牧場的果實,甚至若有必要,一旦遇到大敵,鎮國府便可在青龍征召這些放馬的‘牛仔’,凝聚一起,將所有入侵者擊個粉碎。

人在了牧場,就已經沒有什麼的四書五經了,有的隻是野性和人類的本能,適者生存。

那些馬術低劣,甚至是膽畏事之人,立即會被所在的團隊排斥,會被人譏笑和嘲諷,所以,每一個在這裏的人,都將會努力學習去釋放自己的野性。

葉春秋感覺自己是在培養一個新的民族,一個骨血裏依然和關內的大漢血脈相連,卻不受四書五經拘束,豪邁而野性的大漢民族。曾幾何時,自己的祖先們,在數百上千年前,何曾不是如此?那大漢武帝時期,無數人蜂擁出關,利用匈奴人最擅長的騎射,將那匈奴人打的滿地找牙,這裏不存在所謂的刀槍入庫,有的隻是物競擇。

所以此時,葉春秋看著自己的舅父,在頭痛於皇帝玩失蹤之餘,卻是有了一個想法,他對孫琦道:“舅父,關內的平民車,理應降低一些價格了。”

“嗯?”孫琦不解地看著葉春秋道:“可是現在平民車,銷量尚可,何必……”

葉春秋搖了搖頭,浮出的笑容裏帶著幾分狡黠,道:“趁著現在的機會,把價格降下來,讓更多的人去買,買了車,就需要買馬,我們大可以在馬上掙銀子就是了,隻要馬價一直居高不下,就更加有利可圖,到時候出關的人隻會更多。而出關的人愈多,你猜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