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誌在必得(1 / 2)

葉春秋心裏自然非常鄙視楊廷和的無恥,不過葉春秋也早知道,今年的主考便是楊廷和,光腦之中,早有關於楊廷和主持春闈的記載,隻是不知道曆史上,楊廷和是用了什麼手段才爭取了這個資格的。 WwWCOM

不過,也足見對楊廷和來,這一次春試的主考,他是誌在必得的,畢竟春試對李東陽等人來並不太重要,可是對於急於想在內閣站穩腳跟,想要收攬更多門生的楊廷和來,卻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朱厚照對楊廷和還帶著氣,卻還是朝李東陽道:“李師傅以為呢?”

李東陽道:“楊學士學問極好,品行素來為士林所敬重,確實是絕佳的人選。”

這時候看的就是人脈了。

朱厚照未必想抬舉楊廷和,可是架不住人家人脈強,名聲好,莫李東陽和楊廷和素來關係密切,就算彼此之間交情並不好,也絕不會口出惡言的。

本質上,楊廷和能夠平步青雲,靠人提攜或許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他自身在士林之中,本就積攢了足夠多的聲譽。

對於李東陽這些人來,反正總要提拔別人的,提拔一個名聲好的人,也可給下人一個自己識人善任的形象。反而若是打壓楊廷和,就極可能會遭致別人妒能害賢的惡名。

到了內閣輔大學士這個地步的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被人所矚目,李東陽好名,楊廷和名聲好,無論私交好與不好,都無關緊要。

根子就在於,楊廷和的形象。

人的形象是固定的,楊廷和就是如此,他這輩子,幾乎沒有犯過任何在讀書人眼裏認為有害的錯誤,這種慢慢積攢出來的形象,使他和某些平步青雲的人一樣,即便是用強權打倒,最後依舊能夠東山再起。

就如同……曆史上的海瑞一樣,再怎樣惡心人,可一旦成了下皆知的青,再討厭他的人,怕也要捏著鼻子將他從山溝溝裏撈出來,委以‘重任’。

葉春秋麵無表情,他心裏想,昨日這楊廷和得意洋洋地對自己,自己想要除掉他,分量還不夠。這話……

某種意義來,是對的,楊廷和的確是有這話的資格,因為楊廷和不是焦芳……

焦芳從一開始就聲名狼藉,靠的是劉瑾在撐著,而劉瑾的權利來自於朱厚照,隻要朱厚照深深地痛恨焦芳,那麼焦芳便死無葬身之地了,下人非但不會痛心疾,反而會拍手稱快。

而楊廷和的強大之處就在於,他的權利基礎來自於底層,這下有許多的士紳和讀書人,有無數的官宦人家,他們有自己的道德標準,而恰恰,楊廷和投其所好,在他們眼裏,形成了一個正人君子的固有印象,這就使得葉春秋即便要除楊廷和,也絕不會有任何的幫手,因為沒有人會站在一個正人君子的對立麵。

朱厚照雖心裏不太高興,可見李東陽極力推薦,隻好不冷不熱地看著楊廷和道:“好吧,既如此,就準你戴罪立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