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以什麼取士為好(1 / 2)

葉春秋的一席話,聽得陳蓉和張晉目瞪口呆,陳蓉微微一愣,便陷入深思,他不可否認的,葉春秋口裏所的標準和規矩,確實是令人耳目一新。

葉春秋看著他們的表情,便知道他們已經理解了他話裏的深意了,此時,他又笑著繼續道:“其實,對於太祖來,他並不在乎讀書人真正有什麼才情,他所在乎的是,但凡是讀了書的人,大多都是士紳之家,尋常人連飯都吃不飽,哪裏還有閑心讀書?隻有那些有閑心的人,若是不給他們一丁點事做,不將他們的精力用在太祖皇帝所希望用的地方,那麼,一幹多少在地方上有些聲望,又有一些家底,再加上還有些學識的人湊在一起,若是妖言惑眾,或是圖謀不軌,那麼,這大明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所以才學高低不重要,他要的,是大家看到了金榜題名的期望,為了這個金榜題名,耗費掉那些過剩的精力,同時,這些人若是高中,正好為太祖所用,而至於那些不中的,卻隻好期望來年再考了。”

“因此,八股取士與否,都不重要,八股不取士,詩詞也可以取士,詩詞不取士,即便是用算學取士,又如何?”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規矩!”

到了這裏,葉春秋再無輕鬆之色了,反而一下子擺出了他魯王的威儀,正色道:“立下了規矩,就等於是誰有才學,誰是草包,都是朝廷了算,今日立下了新規矩,一年之前,八股文作得再好的才子,若是不乖乖地去學習新的知識,他便是一無是處。”

“那麼,春秋的意思是,考詩詞?”陳蓉又是愣了一下,輕皺眉頭地看著葉春秋問道。

“不。”葉春秋認真地道:“八股文,對於治理國家,有絲毫的作用嗎?對於治理一方的百姓,又有什麼用呢?都沒有用,太祖皇帝製定的規矩裏,所謂的八股文,其實就是一塊敲門磚罷了,讓他們把門敲開了,做了官,再讓這些聰明人,自己去領悟怎樣去做一個官,現在既然要改,以詩詞取代八股,又有什麼意義呢?沒有意義啊,現在既然要設立新的規矩,所以製定新的標準的同時,還是需要務實的。”

陳蓉也是很認真地聽著葉春秋一一分析,到了現在,他連連點頭道:“春秋的不錯,隻是既非八股,又不是詩詞,那麼……該以什麼取士為好呢?”

葉春秋笑了,道:“律法如何?”

“律法?”

陳蓉想了想,不禁沉吟起來,律法確實實用,畢竟將這律書熟讀與心,對律令了然於胸,這不是什麼壞事,至少將來做了官,本職之中,就需承接百姓訴訟的。

可事實上,許多做了八股文起家的讀書人做了官,對於律令的條文,隻怕所知也是有限的,判起案子來,多是靠自由心證,你有罪就有罪,你沒罪就沒罪,很多時候,所謂的冤案,怕也並非是什麼官官相護,或是收受了財物,實際上,卻全是地方官胡判亂判。